欧洲歌唱艺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欧洲歌唱艺术(European singing arts),同属欧洲地区雅利安各民族歌唱艺术的发展,一般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当时歌唱活动已广泛运用于诗歌朗诵和戏剧表演中。

进入中世纪后,欧洲的歌唱艺术又与基督教在欧洲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更为直接的联系。如在欧洲各地就建有专门训练圣咏歌唱的“圣歌学校”。这种特殊风格的歌唱的训练,一直延续到今天,积累了大量有关基督教歌唱乃至其他世俗歌唱的特殊经验。随着17世纪欧洲歌剧的发展,特别是18世纪意大利正歌剧中美声歌唱的提出和不少技艺超群的阉人歌手的出现,为欧洲歌剧积累了丰富经验。

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对欧洲各国文艺的深刻影响和各具特色的欧洲浪漫主义大歌剧的发展,使美声歌唱的经验为欧洲各国专业歌唱训练所采纳,推动了具有广泛影响的歌唱方法的形成。如M.加西亚的声门冲击理论、G.迪普雷创立的“关闭唱法”、J.德雷什克创立的“面罩唱法”以及后来的所谓“兰佩蒂学派”、“加西亚学派”等。此外,美声唱法也被带入了艺术歌曲之中。欧洲歌唱艺术的发展,培育了无数享誉世界乐坛的歌唱家,20世纪就有:E.卡鲁索、F.I.夏里亚宾、B.吉利、M.卡拉斯、J.萨瑟兰、E.施瓦茨科普夫、D.菲舍尔–迪斯考、L.帕瓦罗蒂、P.多明戈、J.卡雷拉斯等。

20世纪欧洲这些演唱风格和流派传入中国,逐渐产生出与中国语言密切结合的中国风格的美声歌唱(见中国歌唱艺术)。因此,美声歌唱原本只是18世纪演唱意大利正歌剧的一种演唱风格,后来经过丰富逐渐形成一种为近代声乐教学中公认的、带有完整性体系的演唱风格和方法。但笼统地将它说成是世界上最科学、最适合歌唱的方法是不妥当的。

至20世纪,随着通俗歌曲在全世界的迅速流传,又出现了不同于前者的、更加贴近普通市民生活的通俗性歌唱风格。例如在20世纪源自西方流行音乐的所谓“低吟唱法”和各种各样以自然嗓音演唱的各种音乐(如美国乡村音乐和爵士乐、摇滚乐风格等),这种西方通俗歌唱传入中国后,也引起中国类似情况的出现。虽然在中外通俗歌唱的发展过程中,确实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但将它看作是三大唱法之一的提法,仍存在诸多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