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消毒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的消毒(water,disinfection of),用化学物理方法杀灭生活用水、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中的病原体(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以防止疾病传染,维护人类身体健康。物理消毒法有加热法、γ辐射法和紫外线照射法等;化学消毒法有投加重金属离子(如银和铜)、投加碱或酸、投加表面活性化学剂、投加氧化剂(氯及其化合物、溴、碘、臭氧)等的消毒法。在这些方法中以氧化剂消毒应用最广,其中以氯及其化合物消毒尤为通用,其次是臭氧消毒。紫外线照射法和投加溴、碘及其化合物的方法用于小规模水厂或特殊设施(如游泳池)用水的消毒。①氯化消毒。可用液氯和次氯酸盐,具有费用低、能长时间保持剩余游离氯、持续地杀菌消毒等优点,是最通用的消毒方法。待消毒的水中大多含有氨氮,投氯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中的氨和氯完全消失时,称为折点。折点后的剩余氯不是化合态的,而是游离态的有效余氯,这时消毒效果最好。折点后继续投氯称为折点氯化,对污染较严重的水,去污消毒效果十分显著,除杀灭细菌外,还能降低水的色度,去除恶臭、铁、锰、酚及其他有机污染物,并可控制藻类繁殖。但消毒后一般应有脱氯措施(投加二氧化硫 、亚硫酸钠或 采用活性碳吸附法)。二氧化氯代替有效氯消毒,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其氧化能力约为有效氯的2.5倍,除能有效地除色、臭、味、锰、铁、酚及其化合物和藻类外,还能适应较宽的pH值范围,并在高pH值环境中比有效氯更迅速地杀灭细菌和孢子。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不会与氨反应,也不会与有机物反应生成三卤代甲烷(THM)类化合物 ,因而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②臭氧消毒。其独特优点在于能快速高效地杀灭病菌和病毒,消除囊孢,还能氧化许多种有机化合物,消毒作用在很宽的温度和pH值范围内有效。在欧洲国家已广泛使用。缺点是电耗大,费用大,没有持续的剩余消毒作用。臭氧不稳定,不能贮存,故只能现场制造和应用。③紫外线消毒。紫外线由低压汞蒸气灯产生。其消毒迅速,但费用大,消毒作用短暂,对去除浊度的预处理要求高,适用于实验室和小规模工业用水的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