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漳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沮漳河,为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一级支流,被誉为楚文化的“摇篮”,流经当阳枝江荆州,干流全长74.5千米,区间流域面积947平方公里。历史上沮漳河流域为洪水灾害频发且严重区,虽经多年治理,但影响其防洪安全的因素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善,沮漳河两河口以下防洪矛盾仍较突出。沮漳河流域覆盖区域土壤肥沃,农业生产发达,然而频繁又严重的洪水灾害却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沮漳河上游分东西两支,东支为漳河,西支为沮河,西支较长为干流,源出于湖北省保康县欧家店大湾,流经保康南漳远安当阳枝江等县市,于荆州市李埠镇临江寺入长江。

  沮漳河集水面积7305平方公里,支流164条。其中沮河河段长230千米,集水面积3353平方千米,支流67条。东支漳河源出保康县龙坪乡黄龙洞沟,流经南漳、远安县于当阳市河溶镇两河口与沮河相会,长190千米,集水面积2968平方公里,支流84条。沮河在当阳玉泉镇北门有百里长渠分流灌溉,南流至枝江市问安镇凤台回归沮漳河。

  沮漳河平原区域河流两岸有堤防。沮漳河过洪能力较小,若与长江洪水遭遇,可威胁荆江大堤。下游历史上曾多次自然溃口和破垸行洪。为增大下游泄洪能力,开挖新河2.3千米,缩短流程18.5千米。上游建有漳河、巩河两座大型水库,中型水库7座。河口上游71.5km处设有河溶水文站,控制面积6352 平方公里(含漳河水库面积2226 平方千米)。河溶站以上河长272千米,流域河道坡降为0.8‰,河网密度为0.3千米/ 平方公里,长度157千米,平均宽度40.4%,平均高程451米(海拔),河流弯曲系数1.9,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0°56′至112°09′,北纬30°41′至31°43′之间。

历史

  《左传》云:“江汉沮漳,楚之望也。”沮河、漳河,均发源于湖北西部著名大山――荆山。《山海经》载:“荆山之首曰景山,其上多金玉,沮水出焉,东南流于江。”又云:“东北百里,曰荆山,漳水出焉,而东南流于沮。”《水经注》也有记载:“沮水去东汶阳郡沮阳县西北景山,即荆山之首也。山峰霞举,峻岭层云。……故淮南子曰:沮出荆山。……沮水又南经当阳县北,过麦城与楚昭王墓,又南与漳水合焉。”

  沮河,亦名睢河,全长226公里。流经南漳,远安,当阳等县,从远安花林乡猴子岩流入当阳县境,以“暴戾恣睢”而得名。漳河,亦名漳水,流经南漳、远安、当阳等县,全长199公里。沮河、漳二河于当阳县河溶镇两河口汇成一流,曰“沮漳河”,经枝江、江陵入长江。

  沮漳河流域楚国所发生的几次大的战役:“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那处。”杜预注:“迁权那处,即南郡编县东南之那口城。”当阳古为权国,有专家认为;今两河乡的糜城,是当时权国的都城;(因为这座城墙周长1670多平米、总面积4万多平米的城垣遗址,其下层属屈家岭文化类型,尤以东周文化层最多)!楚武王攻克斗缗的叛乱以后,将权国的都城糜城迁到荆门的那口城去了。

  “匡王六年,楚令尹越椒以若敖氏族将攻王,师于漳沮。”结果,是楚庄王在沮漳流域消灭了他们

  “敬王十四年,吴入郢,楚子涉沮,伍员筑驴、磨二城,以攻麦城,引沮漳以灌纪南。”从而导致楚昭王“至云梦”、“走郧”、“奔随”而外逃,伍子胥掘墓鞭尸。

  大量历史和考古资料表明;楚先祖熊绎从最初被封于荆山、沮漳流域以来,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拼搏与奋战,《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荜路蓝缕,以处草莾,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到定都纪南城,后又逐鹿中原,吞并各国,意欲“问鼎”天下,占据了当时大半个中国,历时数百年之久,在古代生产力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沮漳河秀水是起到了孕育和“摇篮”作用的。

遗产

  沮漳河流域已发现多处原始文化文物和夏、商、周等文化遗物遗址。仅西周时期就有10余处。列入省重点文物保护对象的赵家湖西周古墓群,在长15公里宽5公里的地带,墓葬数以千计,出土文物有铜、铁、竹、木、陶、玉等器物千余件,器物种类有兵器、车马、佩器、饮食器等。七十年代中和八十年代初期,自鄂西和沮漳河流域所发掘的多处夏、商、周文化遗址的有关论文发表后,引起学术和考古界的高度重视。

  特别令人注目的是“丝绸宝库”——迄今世界上保存得最早最好的男尸(比长沙马王堆女尸还早七年)。“越王勾践剑”以及1983年底出土的稀世珍宝“吴王夫差矛”等等,都是在沮漳河流域出土的。那千古垂名的巍巍纪南楚都城,也坐落在沮漳河进长江的入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