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宋元港与海船遗迹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泉州宋元港与海船遗迹,10~15世纪中外六通遗迹。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州港为宋元名港,又名“刺桐港”,因五代时泉州罗城绕植刺桐而得名。该港包括3湾 11港。自北而南为泉州湾、深泸湾、围头湾。泉州湾中的洛阳、后渚、石湖 3港,为较大的商港,宋元时代是中外商船停泊的地带,这里也成为外国人经商、传教定居的地方。1973年,在后渚港发现一艘保存较完整的宋代海船,为泉州海外交通史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泉州港兴于唐五代,当时闽北有福州,闽南有泉州,均有外舶往来。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泉州始设市舶司,是泉州正式开港的时间。南宋以后有很大发展,改变了过去泉州为广州辅助港的地位,与海外通航的国家多达30余个,北至朝鲜、日本,南至南洋,西到波斯、阿拉伯半岛,均有商船往来。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和元朝汪大渊的《岛夷志略》均著于泉州,其所记出海航路均以泉州为起点。元朝末年波斯戍军在泉州叛乱,对外贸易被迫停止,泉州港从此日趋衰落。

海港遗迹与遗物

在泉州南门外和法石、后渚等地,常发现有古船的桅杆、船索、船板、船钉,以及石砌建筑基址和石塔等物。此外,泉州清净寺礼拜堂、开元寺东西塔、元代建筑的夜航灯塔──六胜塔等遗迹,也都反映了泉州港当时与海外交通的盛况。数量众多的伊斯兰教、古基督教、印度教等宗教石刻遗存,又说明当时侨居泉州的外国人的众多,也反映了泉州港作为中外交通的海港的重要地位(见泉州宗教石刻)。在南安九日山的东峰、西峰之间,保存有宋代以来石刻多处,其中记载宋代官员祈风的多达14处,均是求神庇祐航海顺利,是宋代泉州市舶司送往迎来的史迹。

海船遗迹与文物

海船发现于后渚西南海滩的一条小港道边缘,于1974年发掘。海船出土时仅存底部,上部结构已损毁无存,残长24.2米,残宽9.15米。海船平面近似椭圆状,头尖尾方,船身扁阔,尖底,底有两段由松木料接合而成的龙骨,全长17.65米,连接龙骨的艏柱用樟木制成,长约4.5米。船板用柳杉制成,连接方法有搭接式和平接式两种。舷侧板为三重木板结构,总厚度为18厘米。船板大多用榫合的办法相接,以麻丝、竹茹、桐油灰塞填缝隙,再用铁钉钉牢。船的舱室为水密舱,用12道隔板隔成13个船舱,舱深1.50~1.98米。船上原竖有桅杆,现仅存前桅和中桅的底座。船尾安舵,现仅存装置尾舵的洞孔。船中还出土有一些构件和附属工具,例如绞盘、桨等。经复原研究,与宋徐兢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所记的“下侧如刃”的尖底型海船相同,估计排水量为370吨左右。  

船中出土的货物,主要是香料木,包括降真香、沉香、檀香等,湿重达2350公斤。其次是大量的胡椒。此外,还有香料、药物,如龙涎香、乳香、槟榔、朱砂、水银等,也有少数珊瑚珠和玻璃珠等。船内出土有系绳的木签、牌96件,上写“张幹水记”、“朱库国记”、“南家记号”、“哑哩”、“昶郡”、“河郡”等,它们应是寄运货物的签牌或船员私人货物的记号和地名。

船上出土的生活用品,有陶瓷器、铜铁器、竹木器、动植物残骸等。陶瓷器中有瓷碗、陶瓮和军持(净瓶)等,其中一陶瓮上有“西河酱瓜”的题记。还有印刷品残页和20枚木质象棋子。铜钱有504枚,其中两枚年代最晚的为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所铸,可证明这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