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底岩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洋底岩石汉语拼音:Yangdi Yanshi;英语:Ocean floor rocks),海洋沉积所覆盖的岩石。以玄武岩为主,为岩浆在洋底凝固而成。

  大洋中脊下方的软流圈地幔物质,在上涌的过程中因压力降低而部分熔融,产生玄武岩浆,溢出而使海底被覆了一层玄武岩。依分异程度不同,生成中性、酸性和碱性的岩石。深部地幔物质上涌过程中,带上了一些超基性物质,或局部受构造作用和侵入作用而导致超基性岩或基性岩的侵位,造成洋底岩石的类型和分布十分复杂。①玄武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大洋中脊玄武岩。主要是拉斑玄武岩。广布于世界大洋底部。具有枕状或角砾状构造,主要由拉长石、辉石和氧化铁矿物的斑晶与玻璃质或细粒基质组成。另一类是板内玄武岩。分布于大洋板块内部。含碱性玄武岩和拉斑玄武岩。前者的特点是SiO2不饱和,含碱量很高,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常含斜长石、单斜辉石和橄榄石斑晶。基质呈微晶结构或玻璃质结构。②超基性岩。含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二辉橄榄岩等。③辉长岩。基本矿物为基性斜长石和单斜辉石,有时含紫苏辉石和橄榄石,副矿物有榍石、角闪石、磷灰石和钛磁铁矿等。④大洋安山岩。含钠斜长石和单斜辉石的中性火山岩 、又称冰岛岩 。⑤花岗质岩石。SiO2过饱和,一般含量>60%。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斜长石。⑥碱性岩石。含碱性玄武岩、橄榄粗安岩、粗面玄武岩、粗面岩和响岩等。⑦变质岩。包括变玄武岩、变辉长石、绿片岩、细碧岩、角闪岩和蛇纹岩等,主要由基性岩、超基岩变质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