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峡谷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海底峡谷汉语拼音:hɑidi xiɑɡu;英语:submarine canyon),两侧斜坡陡峭,底部向下倾斜,深而狭的海底谷地。发育于大陆边缘,主要在大陆坡上。其谷轴蜿蜒弯曲,支谷汊道众多,横剖面呈“V”形,形似陆上的峡谷。

特征和分布

  海底峡谷的头部多发育于陆坡上部或陆架上,有的甚至直逼海岸线,峡谷头部的平均水深约100米。多数峡谷可延伸至大陆坡麓部。其末端水深多在2,000米左右,深者可达3,000~4,000米。峡谷口外通常是缓斜的海底扇,在海底扇区,峡谷被带有天然堤的扇谷所取代。海底峡谷的水深由头部向海变深。其纵剖面大多呈上凹形或出现数个转折裂点,也有呈上凸形或比较平直者,长大峡谷的坡度较缓。世界上著名的哈得孙海底峡谷,它从哈得孙河口开始一直延伸进入大西洋。世界上最长的海底峡谷为白令海底峡谷,长400多千米。海底峡谷两壁高陡,一般坡度约40°,有的谷壁状若悬崖。切割最深的巴哈马海底峡谷,其谷壁高差达4,400米、最宽处37千米,是陆上大峡谷难以相比的。一般海底峡谷谷壁有许多不同时代的基岩露头,谷底沉积物有泥、粉砂、砂以至砾石等。来自浅水的具递变层理的砂和粉砂层常与深海的泥质沉积物交错出现,有时也有滑塌沉积物穿插其间。

  全世界所有的大陆坡几乎都有海底峡谷分布。但在倾角小于1°的平缓陆坡,以及有大陆边缘地、海台或堡礁与陆架隔开的陆坡上,海底峡谷比较罕见。有些海底峡谷与陆上河谷(或古河谷)相邻接,但也有不少海底峡谷尚未发现与陆上河谷有任何联系。

成因

  关于海底峡谷的成因,主要有两种解释:

  1.被淹没于海下的古河谷 由于某些海底峡谷形状类似陆上河蚀峡谷,故一些学者认为海底峡谷是地质时期河流切割形成的陆上峡谷,随着地壳下沉或海面上升淹没于海下而成的。如地中海地区科西嘉岛的海底峡谷,它与相邻陆上河谷的坡度连续一致,可以认为这种峡谷是受淹的河谷。但有些海底峡谷处于海面以下一二千米甚至更深之处,而海平面抬升的幅度不可能达到这样大,并且海底峡谷又广泛地见于构造上升地区,故河谷被淹没在海下这种形成方式,不能作为海底峡谷的普遍成因。有一些与陆上河谷相延续的海底峡谷,二者相接处的坡度突然发生转折,海底峡谷的坡度比邻接的陆上河谷的坡度陡得多,可见它们也不是被淹没的河谷下段。

  2.浊流侵蚀作用 是大多数海底峡谷的成因。1936年,R.A.戴利首先提出,海底峡谷是浊流侵蚀作用的结果。尽管多年来并未在峡谷中直接测到高速的浊流,但有大量的间接证据,如:峡谷顶部陡峭乃至倒悬的谷壁,谷底的波痕和流痕,不时向下游移动的砂砾,具粒级递变层理的谷底沉积岩心,峡谷口外发育巨大的海底扇,谷底及海底扇中有砂、浅水生物和陆上植物的碎屑等均表明峡谷中必定有较强的流体通过;特别是1929年纽芬兰大滩地震后,向着陡坡下方的海底电缆依次折断,这证明有强大浊流存在。人们推断在第四纪低海面时,由于河流携带着大量沉积物在大陆坡顶部附近入海,浊流作用特别强烈,故有许多海底峡谷主要在此时发育。

海谷

  除海底峡谷外,尚有其他一些海底谷。在大型三角洲前缘,常有横剖面呈“U”形,谷身平直,分支稀少的谷地,称三角洲前缘槽,其成因可能类似于海底峡谷。海底扇上的扇谷,又称深海谷,其深度一般较小,谷底比较平坦,谷壁缺乏基岩露头,通常是海底峡谷或三角洲前缘槽的向海延续。一些深海谷可延展到深海平原上,其延伸走向往往平行于海岸线,例如自巴芬湾向南延入北美海盆中大西洋深海谷。大陆坡上还有一些微微弯曲,支谷较少的浅小海谷,称为坡沟,其形成主要与块体滑塌作用有关。断裂下陷常形成谷壁平直,底部宽阔的槽形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