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渡湖黄颡鱼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涨渡湖黄颡鱼

涨渡湖黄颡鱼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12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盘山磨盘柿、涨渡湖黄颡鱼、坭兴陶、龙安柚、都江堰厚朴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8年第145号)批准)

产地范围

涨渡湖黄颡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农场、龙王咀农场、双柳街以及汪集街、邾城街、阳逻街的部分地域现辖行政区域,东经114°34′28″至114°50′40″北纬30°32′25″至30°50′15。

专用标志使用

涨渡湖黄颡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属鲇形目(Sliuriformes)、鲿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lteobagrus)。

(二)养殖环境条件。

涨渡湖自然湖泊水域。保持江湖相通,流动水体,水质清新,空气清洁,无污染,透明度30cm至80cm,pH值7.5至8.5,溶氧5 mg/L至7mg/L,底质为灰潮土沙性壤和红粘土黄棕壤。

(三)鱼苗繁殖。

1. 自然繁殖:涨渡湖自然湖泊灌江纳苗获取苗种,经湖泊肥育,达到性成熟,在湖泊水域中自然产卵繁殖。

2. 人工繁殖:人工繁殖F1代黄颡鱼。选择从涨渡湖自然湖泊中捕捞的体格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的2龄以上黄颡鱼作亲鱼,雌鱼100g/尾以上,雄鱼150g/尾以上。催产季节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和8月上旬至9月上旬,繁殖适宜水温23℃至28℃,产卵采取自然受精和人工授精两种方式。鱼卵孵化密度0.8×104粒/m3至1×104粒/m3

(四)苗种培育。

1. 鱼苗培育:放苗密度0.5×104尾/m3至0.8×104尾/m3。投喂浮游动物、丰年虫等饲料,投喂量占体重的5%至10%。

2. 鱼种培育:放种密度3×104尾/667m2(亩)至5×104 尾/667 m2(亩)鱼苗下池前培肥池水,鱼苗下池后投喂水蚯蚓、小鱼虾、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1至2周。

(五)养殖技术。

1. 成鱼养殖:湖泊人工放流增殖,放养黄颡鱼规格3cm以上、密度≤20尾/667m2(亩)。以天然饵料为食,不投喂人工饲料。

2. 日常管理:重点加强水位、水质管理,保持湖泊正常的养殖水位和良好的水生态环境,预防和控制鱼病的发生。

3.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六)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活鱼体背部墨绿色,腹部淡黄色,各鳍灰黑色。商品鱼规格:雌鱼≥50g/尾,雄鱼≥100g/尾。

2. 理化指标:蛋白质≥16.9%,脂肪≥0.9%,二十碳五烯酸(EPA)≥13.9 mg/kg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50.1 mg/kg。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