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油面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清水油面筋,历史悠久,色泽金黄,表面光滑,味香性脆,是无锡的一大特产。

无锡人向来喜爱到寺庙吃素斋。清朝乾隆中期,无锡寺庙僧人将生麸油炸后入菜,其时,所制油面筋起锅就瘪。后来,有个叫锡大的饭馆店主,用生麸经盐水浸泡油炸成清水油面筋。至乾隆末期,清水油面筋制作工艺逐渐定型。咸丰年间,北门外出现第一家专营油面筋的马成茂面筋店,并在店外挂“无锡名产”大字招牌,还写文章在上海报纸介绍,面筋声誉日增。

清末民初,生麸原料充裕,加上各地到锡参加香汛和旅游者日多,无锡清水面筋遂传各地。1937年,全城油面筋前店后坊和商贩200余家,年产油面筋6.5万公斤。此后,由于纺织工业受限制较多和部分生麸用作味精生产,油面筋生产萎靡不振。

为扶植地方名产,市政府统一油面筋的规格、价格,将以串、篓计价改为以重量计价。目前,无锡已有用机械生产油面筋的国有和集体工厂,并且有一大批生产油面筋的个体户,油面筋年产量已达100万公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