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扬子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渡扬子江

唐·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渡扬子江》是唐代诗人丁仙芝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千家诗》收录此诗。扬子江,因有扬子津渡口,从隋炀帝时起,南京以下长江水域,即称为扬子江。近代则通称长江为扬子江。此诗一作孟浩然诗。


逐句释义:

  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 渡江的时候向江心望去,满眼是空阔的波浪,两岸的景色分明清晰。
  桂楫(jí):桂木做成的船桨,这里指代船。
  中流:渡水过半。指江心。
  空波:空明浩瀚的水波。
  明:明净,清晰。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北岸)树林的开阔处是扬子驿,(南岸)有山岭的地方显出了润州城。
  开:显现。
  扬子驿:即扬子津渡口边上的驿站,在长江北岸。在今江苏扬州市江都区。
  润州城:在长江南岸,与扬子津渡口隔江相望。在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润州,唐代州名。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这时海疆尽服,边警肃清,北风呼呼地吹来,江面上变得寒冷起来。
  海尽:长江尽处则达于海,指江水入海之处。
  边阴静:一解指海边阴暗幽静。
  江寒:江上寒意袭人。
  朔吹:指北风。朔,当北字解。吹,当风字解。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又听到枫叶萧萧而落下的声音,这就是淅淅沥沥的秋声。
  更(gèng):又。
  闻:听到,听见。
  淅沥(xī lì):拟声词。这里指落叶声。
  度:度过,此处指传送过来。


《渡扬子江》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是作者渡扬子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这首诗写诗人横渡扬子江时所见秋景,以“望”字贯通全篇,“行”字暗含其中,作者在行船中远望,故景物一直是移动的。在写景中又杂入触觉和听觉感受,写出一片秋意。首联直写江岸风光,明朗而空灵。中间两联承首句“望”字而来,描写舟行江中的所见之景。尾联以秋声秋叶作结,点出秋愁,即乡愁。虽然诗中并未明写乡愁,但随着诗情的深入,这种乡愁自然而现。


  首联“桂楫中流望,空波两畔明”,切诗题“渡”字,描写江流本身。“桂楫中流望”,是说作者乘坐的船到了江中间,举目眺望。“桂楫”,即桂树之楫,是说船桨的华美,意在突出自己志趣高洁。“望”字,既领起下文,又表现出自己在泛舟中流时的闲适态度。“空波两畔明”,承接上文,概括地写舟中作“望”见的美景。从大处落墨,意境壮阔。“空波”乃空明浩瀚的水波。“两畔”,指扬子江两岸。


  颔联“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承“两畔”写出,写望中所见两岸景色。“扬子驿”,故址在今江苏江都县南。“润州城”,即今江苏镇江市。“林开”、“山出”,用的是拟人手法,似乎旅途中,茂密的树林突然为“扬子驿”而敞开一席之地,秀美的青山突然托出了润州城。这样,联系前句中“空波两畔明”的景观,从扬子驿到润州城,除了水天相接之外,更有茂林、青山,古驿、大都相送。


  颈联“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江海并举,从人的感受写出。“海尽边阴静”,交代这一段扬子江的地理位置,已是海的尽头了。唐代的政治中心在长安,故这里可以称得上是边地。“边阴静”者,谓当时平静无事也。这是大的社会环境。而“江寒朔吹生”,眼前的江水却寒气逼人,这是北风吹来所造成的。这一句点明季节,包含一个“秋”字,为尾联表达悲秋之意做铺垫。


  尾联“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承“江寒”写出。更听到枫叶萧萧而落下的声音,这就是淅淅沥沥的秋声。作者把所望与所感结合起来,写秋天来临,一股悲秋之情油然而生。“更闻” 承上联而来,说已经感到寒气袭来,又望见秋风吹落树叶,再听到那淅淅沥沥的秋声,心中的悲愁不能自已。这两句写时令给人的感受,借景抒情,以表现深沉的悲秋之情做结。


  这首诗写景富于意境,语言凝炼传神。作者从江上舟中这一特定的角度,写两岸景色,写他的所见所感,格外真切感人。诗中间的两联,一写两岸景物,只有在江中,才能对两岸对峙形势体会更深;一写物候变化,在江中才会对气候的变化最敏感。


名家点评:

  明·王世贞《唐诗合选详解》(卷六引):简净风雅,自是盛唐体格。

  明末清初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三:首句一“望”字,统下三句;结“更闻”二字,引上“边音”、“朔吹”,是此诗针线。作者非有意必然,而气脉相比自有如此者。唯然,故八句无一语人情,乃莫非情者,更不可作景语会。诗之为道,必当立主御宾,顺写现景;若- -情一景,彼疆此界,则宾主杂还,皆不知作者为谁意外设景,景外起意。

  清·范大士《历代诗发》卷十一:京口形胜,宛如目觌。

  清·屈复《唐诗成法》卷一:两句远景,两句水景。中四暗含东西南北,读者不觉。结用“更闻”二字,觉前六句皆有客愁在内,深厚之极。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丁仙芝唐朝诗人。字元祯,一作丁先芝,润州曲阿人(今江苏丹阳市),开元十三年(725年)登进士第,至十八年仍未授官,后出仕至主簿、余杭县尉等职。有《丁余杭集》二卷,已佚。《全唐诗》收录其诗作十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