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帶大陸性氣候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溫帶大陸性氣候(拼音:wēn dài dà lù xìng qì hòu;英文:Temperate continental climate),溫帶的一種氣候類型。終年乾旱少雨。冬季嚴寒,夏季炎熱。大致在南、北緯40°~60°之間的大陸內部,主要分佈於亞歐大陸北美大陸的內陸地區。由於遠離海洋,或者地形阻擋,濕潤氣團難以到達,因而乾燥少雨,氣候呈極端大陸性,氣溫年、月較差為各氣候類型之最。溫帶森林氣候除外,能受到海洋風影響,降水較其它類型偏多,氣溫較差較小。屬於這一氣候區的有:中國西北、西伯利亞大部分、阿拉斯加加拿大大部分以及美國五大湖附近。

特點

  溫帶大陸性氣候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包括溫帶沙漠氣候、溫帶草原氣候及亞寒帶針葉林氣候。狹義的概念將濕潤的後者除外。溫帶大陸性氣候的特點是: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氣溫年較差很大,日較差也很大。冬季受高壓控制,最低溫達-73℃;夏季南部7月平均氣溫達26~27℃,最高達33℃,北部接近20℃。最大年較差達62.3℃。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從南向北(北美從西向東)增加,年降水量從200mm以下到400mm左右,北部達300~600mm。自然植被由南向北從溫帶荒漠、溫帶草原,過渡到亞寒帶針葉林。

植被類型

  1. 溫帶大陸性氣候自然植被由南向北,從溫帶荒漠、溫帶草原,過渡到亞寒帶針葉林。
  2. 溫帶半乾旱氣候對應植被類型為溫帶草原,典型土壤為黑鈣土。
  3. 溫帶乾旱氣候對應植被類型為溫帶荒漠,土壤是荒漠土。

分佈

  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佈在40°~60°的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由於遠離海洋,濕潤氣候難以到達,因而乾燥少雨,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較大。而且,越趨向大陸中心,就越乾旱,氣溫的年、日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過渡到草原、荒漠。

  1. 大面積分布于亞洲西伯利亞和北美洲中東部,歐洲中東部,終年受大陸氣團控制,深居內陸,離海遙遠,背風側,山嶺重重阻隔,降水較少。
  2. 南美洲的巴塔哥尼亞高原也有該種氣候,是因為西風越過高大的安第斯山,過山后下沉形成焚風,又鮮有鋒面氣旋活動,加之東岸福克蘭寒流流經,因此全年少雨。
  3. 溫帶大陸性氣候是相對於溫帶海洋性氣候的一種氣候類型,因為遠離海洋,所以乾燥少雨;因為受大陸氣團的控制,所以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都比較大。

典型區域

  亞洲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徵最為典型。亞洲的廣大內陸地區和高緯地區與其它大陸同緯地區相比,具有冬寒夏熱、春秋短促、氣溫年較差極大、降水季節集中等氣候特點。維爾霍揚斯克、亞庫次克和赤塔都在亞歐大陸的東側,而博多、特隆赫姆和比爾特三地在同緯度亞歐大陸的西側,它們的氣候類型迥然不同。前三地的共同特點是冬冷、夏暖熱、氣溫年較差大。尤其是西伯利亞東北部的維爾霍揚斯克—奧伊米亞康地區,冬季酷寒,1月平均氣溫低達-50℃,絕對最低溫度曾達-71℃,成為北半球的“寒極”;7月平均氣溫在10℃以上。

  維爾霍揚斯克絕對年較差曾高達105.1℃,是世界上年較差最大的地區。另外,維爾霍揚斯克、雅庫次克和赤塔3~4月升溫的幅度和10-11月降溫的幅度都很大,且春溫高於秋溫,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因此,三地屬大陸性氣候。在亞歐大陸西側相應緯度的博多、特隆赫姆和比爾特,冬溫在0℃左右,夏季涼爽,年較差僅15°~18℃,春秋月際變溫不超過4°~5℃,春溫低於秋溫,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

  亞洲陸地面積廣大,內地距海遙遠,大陸輪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內地的海灣;同時本洲又是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削弱了西風環流和大西洋暖濕氣流對亞洲氣候的影響。根據緯度愈高和距海洋愈遠氣溫年較差愈大的原理,亞洲廣大的內陸和高緯地區的氣候與其它大陸同緯地區相比,具有強烈的大陸性。維爾霍揚斯克—奧伊米亞康地區,地處高緯,冬季受熱很少,又位於亞洲的東北部,很難受到西風暖流的影響。從環流因素上講,冬季這裡是處在強大的反氣旋控制下,劇烈的冷卻作用而引起低溫;而這裡向北傾斜的盆地和窪地地形,更有利於冷空氣的集中和反氣旋的發展。因此,使這裡成為北半球最寒冷和世界上氣溫年較差最大的地區。

成因

  溫帶大陸性氣候主要分佈在南、北緯40°~60°的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內陸地區和南美南部。由於遠離海洋,濕潤氣候難以到達,因而乾燥少雨,氣候呈極端大陸性,氣溫年、月較差為各氣候類型之最。而且,越趨向大陸中心,就越乾旱,氣溫的年、日較差也越大,植被也由森林過渡到草原、荒漠。氣候特徵是:冬冷夏熱,年溫差大,降水集中,四季分明,年降雨量較少,大陸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