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渔鼓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澧州渔鼓 ,又称“道情”、“打乒乓”。是一门以唱为主,兼有说白的曲艺演唱艺术,流行于澧水流域及湘鄂边境的广大地区。由于江湖上历来认为渔鼓筒是神宝之物,便不允许进孝堂,总伴着红喜事,伴着茶店的“茶客”、酒楼的“食客”,伴着过年过节的沿门表演等。澧州渔鼓的表演形式为一人站唱,手拍渔鼓筒(拍时发出“乒乓”的声音),同时用木筷敲单钹、打竹板为自己击节伴奏,边奏边唱,以唱为主,以说为辅,配以适当的动作。

  澧州渔鼓据考起源于道教音乐(新经韵)在全国民间的流布而形成。依传承情况来看可追溯到200多年以前。其道具为渔鼓筒一个,签子一根,云牙板一付(三块),小镲一只,盖方一块,原以历史故事、武侠小说为题材,劝世度人为主旨,现已形成了以“澧州官话”为体系的四大流派,即东腔、南板、西调、北路。

  澧州渔鼓清朝中期以前的状况现已无文字可查。据艺人相传在落第秀才苏金福(1779-1842年)的努力下,在规范文字、规范唱本、设计唱腔方面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为今天的渔鼓奠定了基础。清末民初,湖南经济凋敝,一些渔鼓艺人为了谋生,在许多落第文人的帮助下,借鉴花鼓戏、荆河戏的演唱方法,使渔鼓唱腔一流、二流、三流等不同板式的变化更加丰富。民国初期,民间艺人开始由农村进入城镇集市,从艺学艺者日益增多,出现了职业艺人。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馆按照中央“戏改”精神对传统渔鼓唱词进行规范整理,弃其糟粕,进一步规范了唱本。1956年渔鼓老艺人马开地演唱的自创节目《马月花学文化》获省级表演奖,并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1965年郭祖敦演唱的《李定国》获市级创作和表演奖,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曾派专车接郭祖敦到省里为省党代会专场演出; 1972年,澧县民间艺人在文化馆曲艺专干刘恩明的带领下对澧州渔鼓开始进行革新,唱词由原来的七字句变为字数不限的长短句、嵌字句;增加道白和夹白,但不违背原来的2/4节拍;由单人演唱发展为二人甚至多人同台演唱。澧州渔鼓的革新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赞赏和关注,1973年省委宣传部在新化县召开现场会,澧县文化馆在会上介绍先进经验,《湖南日报》专门发表了《以批林整风为纲进行曲艺改革》的新闻报道。

  澧州渔鼓世代相传,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上世纪50--80年代,澧州渔鼓成为政府部门的主要宣传工具之一。但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传统曲艺的大滑坡,以及外来艺术等新型文化活动形式的冲击,澧州渔鼓又没能及时革新,受传统演唱形式束缚,其演唱节奏太慢,和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适应,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变化。加之人们的就业选择增多,年轻一代不愿从业澧州渔鼓演唱,目前澧州渔鼓演唱人才青黄不接,演出机会极少,已处于濒危状况。2009年列入常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