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州皮影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澧县皮影戏,原名灯戏,俗称影子戏北宋时已在湘西北一带盛行,依托于当地的民俗活动流传至今。

  澧州皮影戏多在民间喜庆、还愿、敬神等活动中演出,以历史剧、神话剧为主,语言为“澧州官话”,音乐为荆河戏路子,内容庞杂,次序固定,有请神、打闹台、打加官、唱正戏等。其传统皮影用牛皮等动物皮雕刻成人物、动物或静景影型。人型高约30公分,无色,侧面,单腿,独臂,肩和手各配一根操作杆;物型稍具透视感。演出时,在矮台上置一方银幕(亦称影盘),由一人提影,将影型贴近银幕,提动操作杆,通过灯光(植物油灯),使影型在银幕上表演各种动作,其他人分司乐器和各个角色。

  皮影戏班多以一家为主,由五、七人组成,代代相传,如澧南镇的“向家班”。宋末澧县开始有皮影戏班常年在农村室外通宵达旦演出,上世纪40年代末还有二十多班在活跃。新中国成立初曾停演,以后时兴时衰。1979年县皮影队恢复活动,将皮影改彩色加高到70公分左右,侧面单眼改立体双眼,人物影型活动自如,飞禽走兽生动逼真。同时扩大银幕,运用电光布景、扩音设备和幻灯字幕,增强影视效果。1980年,县皮影队编排神话剧《火焰山》参加全省皮影调演获第一名,评为全省先进单位,演员傅冠其、张仕英当选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湖南分会理事。

  澧州皮影戏通过艺人操作皮影表演剧情,能做出其它戏剧不能做的各种高难度动作,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皮影的制作相当精美、亮丽,有高超的手工技艺及美学特征;常演剧目百余出,既能说古又能叙今,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古朴、多源的音乐及唱腔等更是深受大众欢迎。2016年列入湖南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澧州皮影戏的艺术特点是:先以牛、驴皮为原料雕刻成各种戏曲人物和布景道具(俗称“皮影子”),然后将可以灵活操纵的皮影子贴近预先设置好的银幕(俗称“影盘”),通过灯光照射,使皮影子在银幕上表演各种舞台动作,同时配以唱腔、音乐,进行声情并茂的戏曲演出。因其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而又能利用有限的屏幕和简陋的设备,表现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出身入化的戏剧场景,给观众留下广阔的艺术空间,故深受广大基层群众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喜爱,成为澧县农村普及最广、老少咸宜的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民间皮影戏班一般由5至7人组成多数以家庭为主,且代代相传,人称“皮影世家”。如本县澧南乡前进村的“向家班”、澧澹乡白杨村的“曲家班”、甘溪滩镇古堰村的“游家班”等,都是数代从艺、祖孙同台的“家班子”。无论业余组合或者职业戏班,皮影戏艺人个个都是多面手,能操纵皮影子,能配音说唱,还能演奏乐器。

  皮影戏的活动阵地主要在农村,过去多根据农事季节和民间习俗,为农家村民的喜庆、敬神、还愿等活动进行演唱,现在则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形象化的宣传为主要目的,同时兼顾其他。澧县皮影戏的人物道白采用本县方言口语,音乐和唱腔则借用荆河戏弹腔南、北路,伴奏音乐也分为文、武两场,所用乐器与荆河戏相同,唯乐队阵容稍小,几乎全用民乐,故乡土风味更加浓厚。

  1980年4月,澧县皮影代表队参加全省皮影戏调演时,以改革后的艺术造型和表演手段演出大型神话剧《火焰山》,荣获一等奖。1982年和1983年,县文化主管部门连续举办了两届民间皮影戏会演,分别有11个戏班和14个戏班共226名艺人参加演出,使皮影戏艺术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提高。目前,县内皮影戏班已发展到17个,活动范围遍及本县34个乡镇和周边5个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