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运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燕山运动汉语拼音:Yanshan yundong;英语:Yanshan movement),为整个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广泛发育于中国全境的重要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褶皱和断裂变动、岩浆喷发和侵入活动及部分地带的变质作用。

  中国地质学家翁文灏于1927年以冀辽的燕山为标准地区创名,原义代表侏罗纪末期、白垩纪初期产生的不整合、火成岩活动和成矿作用。1929年翁文灏又将燕山运动划分为A、B两幕,分别代表前髫髻山组、前王氏组的不整合。丁文江(1929)把燕山运动分为三幕,其中把晚三叠世瑞替克期后的印支运动称为燕山运动第一幕。谢家荣(1936、1937)将燕山运动分为五期,分别以前门头沟组、前九龙山组、前东岭台组、前坨里组、前长辛店组的不整合或假整合为代表。张文佑等(1941)认为燕山运动包括宁镇、兴安、闽浙3次地壳运动。黄汲清(1945)认为谢家荣的燕山运动第一幕应属印支旋回,并将北京西山区的燕山运动分为前九龙山组与髫髻山组、前坨里组、前长辛店组三个幕。后来(1960)黄汲清又将中国东部的燕山运动分为五期,并认为燕山运动是中国东部、俄罗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主要造山运动,甚至波及到中国西部。赵宗溥(1959、1963)先后将中国东部的燕山运动划分为三个和六个造山幕,并认为此运动延续到始新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地质学者已对燕山运动进行过大量研究工作。一般认为,在不同的构造部位,燕山运动的强度与表现形式有着明显差别,如中国东部以至整个西滨太平洋带,燕山期的构造变动与岩浆活动有着愈向太平洋方向愈加强烈的演变规律。燕山期的地壳运动与构造变动具有长期性与多幕性相统一、渐进与激化相交替的特点,与此相应,燕山期的岩浆喷发与侵入活动也具有多期次性的特点。燕山期为中国重要的变形期与成岩、成矿期,也是中国基本构造格架的形成期与改造期。燕山运动不仅为中国的重要地壳运动,而且这一时期的地壳运动对整个环太平洋带以至部分特提斯带等都有着重要影响,因而燕山运动应属洲际性的重要构造运动。

对现代地貌的影响

  燕山运动初步奠定了中国东部的现代地貌。李四光提出的新华夏构造体系包括三条隆起带和三条沉降带,除了其中的第一沉降带和第二沉降带外,都在燕山期开始发育。比如,作为第二隆起带南段的东南丘陵就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充分发育的,当时是比现在高得多的山地。作为第三隆起带的大兴安岭、太行山、雪峰山等分隔开中国大陆地貌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近南北向的山地也开始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