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生态农业汉语拼音:Shengtai Nongye;英语:Ecological Ggriculture),根据生态学原理建立的生物与环境间物质和能量转化与平衡,使资源、环境、效率、效益兼顾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在这个体系内因地制宜安排农业生产布局,使用最少的资源,取得尽可能多的优质产品,保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保护农业环境。

  生态农业系统具有各组分间的相互补偿和自动调节能力,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系统整体性和生物物种的共生性以及物质的循环、转化和再生,高效合理地利用太阳能水资源、土壤矿质资源和气象资源等,使农业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概述

  “生态农业”一词,最早是美国土壤学家W.阿尔布雷克特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的,主张通过增加腐殖质、少施化肥、禁施农药来改善土壤条件,避免环境污染,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1976年英国农学家M.K.沃辛顿对生态农业提出新认识:生态农业是生态上能自我维持的、低投入的、经济上有生命力的小型农业系统。后来他又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农业必备的条件:必须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设法使投入能量减到最低程度,并且一切副产物都要进行再循环;单位面积净生产量必须是高的;经济上必须是可行的,在不破坏环境因素情况下,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80年代末,欧美发达国家生态农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美国有1万个不施化肥和农药的生态农场,英国的生态农场约占农场总数的1%。中国于1980年首次使用“生态农业”这一术语。1982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组织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工作。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决定,要求积极推广生态农业,防止农业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此后,中国生态农业试点工作不断取得成绩。

发展模式与技术

  1.欧美发达国家的生态农场。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美国等,建立了一批生态农场。其主要技术是:采用豆科作物与其他作物轮作或间套作;施用绿肥、畜禽粪尿等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畜牧业,为种植业提供足够的有机肥料;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和肥料,以减少对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

  2.中国的生态农业户,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县。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户、试点村和试点县。其主要技术是:采用立体种植、养殖模式,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采用轮作、间套作和多熟制,提高土壤肥力和复种指数;开发利用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料;开发利用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开发利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开发利用太阳能技术;开发利用稻田养鱼、养蟹技术等。

中国的生态农业

  中国的生态农业是以“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原则,继承传统农业技术精华,吸收现代农业新技术,优化产业结构,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融为一体。其生产模式有:

  1.生物立体共生系统。各生物类群在系统中各得其所,充分利用太阳能、水分和营养元素,形成一个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如粮食作物、蔬菜、果树、林木等二种或多种类的立体种植。

  2.物质循环利用系统。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出,是另一个生产环节的投入,使系统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得到再次循环利用,以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如养猪–沼气–温室蔬菜模式,养猪的粪便用于生产沼气,沼气可为温室供热,沼气池废弃物可用作蔬菜肥料。

  3.生物相克避害系统。通过人工对生物种群进行调节,在系统中增殖天敌种群,降低植物病虫发生率。如稻田养鸭,鸭子可食大量害虫;田间投放天敌的填充寄主,使天敌大量繁殖,消灭病虫害。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生物能的利用率和废物循环转化率;保护、利用和增殖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展生态农业可使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获得高产、优质、无污染的农产品;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开发气候资源和土壤生产潜力,有效控制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环境污染。中国的5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周围同类地区相比,农作物产量提高了10%~15%,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8%;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沙化面积比试点前减少30%,水土流失面积减少34.5%,森林覆盖率提高3.7%。被称为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的北京大兴区留民营,通过10多年的生态农业建设,优化了产业结构,发展了无污染的蔬菜生产,基本上不施用化肥,减少了农药使用量;利用沼气和太阳能,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大规模植树造林,使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6%提高到30%多;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生态环境“全球500佳”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