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像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画像石(stone relief),汉代的石刻画。主要用于墓室、墓前祠堂、石阙等墓葬建筑的建造与装饰。产生于西汉,盛于东汉,魏晋之际仅有个别实例,故又称汉画像石。宋以后受到金石学家的注意。20世纪开始收集、研究零散作品,并对地面遗存进行内容的初步考释与介绍。50年代后在考古发掘获得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开始综合研究。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山西、四川等地,湖北、浙江、安徽、北京、天津等地也有少量发现。

内容

河南南阳出土画像石
狩猎、纺织、车骑出行画像石(山东)

画像石的主要内容可分为6类:①生产劳动。主要有农耕、收获、放牧、采桑、纺织、采盐等,作品记录生产过程或特点胜于刻画人的神态。②体现墓主人仕宦身份、经历的礼仪与象征物。有数量众多的车骑出行、射猎、谒见、属吏、武库、收租、讲学、建筑等画面。③墓主人生活。有以人、物数量众多为特点的燕居、宴饮、宾客、庖厨、乐舞、百戏、博弈等画面,描绘的是贵族地主典型的社交与享乐方式。④历史故事和历史人物画像。前者主要有周公辅成王、荆轲刺秦王、二桃杀三士,后者多为孔子及其弟子、烈女、孝子等,画像反映出当时流行的忠勇、仁义、节孝等道德伦理,带有明确的褒贬倾向。⑤神话故事、祥瑞与天象图。这类作品呈两种面貌:一种主题单一,如西王母、后羿射日等远古神话情节不断蜕变后的固定造型;另一种则二位一体或三位一体,即神、祥瑞灵兽与方位、日月星座功能同一,形象复合的伏羲、女娲、嫦娥以及龙、虎、鹿、羽人、朱雀、玉璧、仙草等神和具有神格的图像。⑥各种以植物为母题的花纹和图案。其中部分象征吉祥,主要作为画像石的边饰,也有单独的画面。

画像石是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统治阶级提倡孝廉,使厚葬成为与仕途相关的社会行为。与此同时,死后灵魂升天的希冀在战国木椁墓向汉代砖石墓演变之后,更多赋予墓室以象征意义,即墓室是墓主生前环境的缩影。功利目的与“死即再生”的观念吻合,不仅导致画像石在墓中的数量渐多,而且规定了画像石的功能,通过它们在墓中的位置体现出来。画像石在墓中的分布一般为:墓门通常带有朱雀、龙、虎的铺首衔环,或是文武门吏;中心位置的前室或主室壁上和横楣上是阙、车骑、宴饮、乐舞;后室或侧室壁上是庖厨、农作等;后壁上方是西王母,室顶是天象图;祥瑞物与图案则穿插于壁面、立柱与室顶上。在以祭祀为主要用途的地面祠堂中,画像石依题材集中分处各壁,历史人物与孝子烈女故事居壁面中间位置,神话故事在三角楣上,构成适于观看的形象层次。石阙上的画像石主要起装饰作用,龙虎衔璧为主要内容,车骑及其他祥瑞物镶嵌于阙基和檐额等处。但是,相当数量的画像石在墓中的分布没有严格的定制,某些地区还自有特点。

艺术风格

画像石艺术风格是构图方式、造型特点、雕刻技法统一的体现。主要的构图方式遵从平面散点和分层方式,形成分栏对称的图像布局,在历史、神话故事及车骑出行等画面最为明显。在表现庄园、收租、宴饮、乐舞等题材时,则采用高视点俯瞰式构图。人物形象有序向上方发展,上下间距表示远近关系。建筑和坐榻、几案、容器等用具的透视造型,加强了场景感。

画像石的雕刻技法主要有阴线刻、平面浅浮雕、弧面浅浮雕、平面凹雕、高浮雕、透雕、阳线刻等。最普遍的是平面浅浮雕加阴线刻,即在平整的石面上刻去形象轮廓之外的部分,使形象呈浅浮雕状,然后用阴线刻出轮廓内的细部。以此为基本方法,有的用线绘加彩代替阴线刻,如陕北画像石;有的在背景刻出规则的线纹,如部分南阳画像石。阴线刻在早期较简单,到晚期画像石中熟练细腻,高浮雕与透雕只用于少数作品。有的画像石局部敷染色彩,目的是强调某形象的功能。石料处理的光洁度、雕刻的精细度之异,也形成了各地画像石不尽相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