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痛觉汉语拼音:Tongjue;英语:Pain,Sense of),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所产生的感觉。痛觉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对机体起到保护性作用。同时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症状,对于辅助疾病的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强烈的疼痛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休克。痛觉种类很多,可分为皮肤痛,来自肌肉、肌腱和关节的深部痛和内脏痛,它们各有特点。痛觉达到一定程度,通常可伴有某种生理变化和不愉快的情绪反应。人的痛觉或痛反应有较大的个别差异。有人痛感受性低,有人则高。痛觉较大的个别差异与产生痛觉的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痛觉在民族、性别、年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影响痛觉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注意力、态度、意志、个人经验、情绪等。人类控制疼痛的方法主要有4种:外科手术(通常是切割与痛觉有关的神经通路)、药物镇痛、生理学方法镇痛(如针灸、按摩等)和心理学方法镇痛(如暗示、催眠、安慰剂等)。

痛觉

痛觉的特性

  痛觉作为一种感觉,有它自己独有的特点:

  1.痛觉往往和其他躯体感觉混杂在一起,是一种复合感觉。

  2.痛觉常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害怕、恐怖、痛苦和焦虑等。

  3.痛反应的重复性较差,同样的伤害性刺激,往往难于得到稳定的“痛”反应,对不同人、甚至于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即使刺激条件不变,反应也会变化。

  4.疼痛的主观体验以及伴随的各类反射和反应,常因周围环境、机体状态、甚至于主观愿望、心理活动的不同变化而变化,如战场上的士兵负伤后,往往不会感到疼痛,照样冲锋陷阵,勇敢作战。因此,痛觉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

痛觉的分类

  临床和实验研究通常根据痛的性质、部位、病因或病理等对痛进行分类。因涉及到痛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这里就依据痛的性质,分为刺痛、灼痛和钝痛3类。

  1.刺痛(pricking):又称锐痛(sharp pain),其特点是定位明确,痛觉迅速形成,在除去刺激后即迅速消失。它几乎不引起明显的情绪反应,因而比较稳定,易于进行定量研究。由于它的迅速产生和消失,所以又称为快痛(fast pain)或第l痛(first pain),一般认为刺痛由外周神经中的δ纤维来传导的。

  2.灼痛(burning pain):又称慢痛(slow pain)或第2痛(second pain),其特点是定位不甚明确,往往难于忍受,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0.5~1秒才出现,在去除刺激后,它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灼痛时常常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同时还影响着人的情绪反应。一般认为灼痛是由外周神经中的C纤维来传导的。

  3.钝痛(dull pain 或 acking pain):这是由内脏和躯体深部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后所产生的疼痛,痛的性质很难描述,感觉定位差,实际上病源部位很难确定,并且,常常伴随内脏和躯体反应,以及较强的情绪反应。外周神经中δ纤维和C纤维与钝痛有关。

痛反应

  伤害性刺激作用机体时,除了可以产生痛觉的主观感觉外,还表现出不同生理活动的痛反应变化。

  1.局部反应(local response):仅局限于受刺激部位对伤害性刺激作出的一种简单的反应,如受刺激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扩张,使皮肤潮红。局部反应可以被理解为脊神经中的某种神经元的外周突起,在受刺激时,使某种化学物质释放,从而间接或直接地影响舒张血管的反应。

  2.反射性反应(reflex response):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应答活动。如伤害性刺激作用于皮肤、深部组织或内脏器官,都可以引起躯体性反射反应,主要表现为骨胳肌收缩,以逃避伤害性刺激对机体的进一步伤害。如果,伤害性刺激是持续的,则所引起的骨骼肌收缩也是持续的,并通常牵涉到远隔部位。如果,伤害性刺激强度非常强烈,那么,在出现躯体反应的同时,常常会诱发交感神经系统的强烈活动,使机体出现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上升,瞳孔扩大,汗腺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等反应。如果,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引起内脏炎症,并发腹膜炎,这时,机体表现为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导致外周血管舒张,血压下降,心率减弱,以及瞳孔缩小等反应。

  3.行为反应(behavioural response):行为反应是指机体对伤害性刺激所作出的躲避、逃跑、反抗、攻击等整体性的行为反应。这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各级中枢,特别是在脑的高级部位参与和整合下所作出的反应, 因此常常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

痛反应

外周痛觉信息的形成和传导

  目前一致的看法是,传递痛觉的伤害感受器广泛地分布于皮肤各层、小血管、毛细血管、腹膜、粘膜下层等处的游离神经末梢。这些游离神经末梢的终末部和组织细胞(或组织液)相接触,在这里容易感受化学物质的作用。当皮肤或内脏器官在创伤、炎症病变或者肌肉在缺血状态下,均可导致局部组织破坏,释放出氯化钾、组织胺、缓激肽、5-羟色胺、前列腺素E、乙酰胆碱和P物质等致痛物质, 刺激伤害感受器,使之产生痛觉传入信号,通过神经纤维传递,进入大脑产生痛觉。

  伤害感受器是产生痛觉信号的外周换能装置。这类感受器的兴奋阈值都很高,所以又称高阈感受器。根据伤害感受器的性质,大致可以分为3类。

  1.机械型伤害感受器:这类感受器主要分布于皮肤上。当皮肤感受到10~100g或更重压力刺激时,机械型伤害感受器就可发生反应,而对皮肤受到钝器压迫或烫的刺激时不发生反应。

  2.机械温度型伤害感受器:这类感受器主要也分布于皮肤上。它们具有对机械和温度刺激的双重感受作用,但是对温、热或冷刺激所引起的反应远较机械刺激更为敏感和强烈。皮肤温度达到45℃左右时,人即感觉灼痛。一般认为,这类感受器和传导“快痛“有关。

  3.多型伤害感受器:这类感受器广泛分布于皮肤、骨骼肌、关节和内脏器官。它们对机械刺激、温度和化学致痛物的刺激都能发生反应,是一些与痛觉发生最为密切的感受器,多次的重复刺激可以发生致敏、疲劳或压抑现象。

  单一的疼痛刺激可引起先是快速的,定位准确的,但不很强烈的快痛(或刺痛);然后由弥散的,定位较差的持续时间较长的慢痛(钝痛)所代替。慢痛在主观上感到难于忍受,常伴有植物性内脏活动和情绪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