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拼音báiwén),①书的正文部分:先读白文,后看注解。例:某自小时未曾识训诂,只读白文。——《朱子全书·易》。②不附注释的书。例:白文《论语》。③印章上与朱文相对的阴文部分。


【中国诸民族文字】

白文( Bai writing system),中国白族参照汉字创造的一种记录白语的文字。始于唐代,流传于民间,多为知识界使用。由于历史上大量汉族不断融合于白族之中,白族人民又长期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汉文很早就成为白族的通行文字。现存唐、宋、元、明的白文文献和碑刻,其中以明代杨黼的《山花碑》为著名。现代白族民间艺人手抄的大本曲、吹吹腔、祭文、民歌等也都用白文书写。白文的字体结构分两类:一是借用汉字;一是自造新字。共有4种方法:①音读汉字──借汉字的音,表示白语的意思,如宾[pi55]“盐”,阿[a31]“一”,佉[kho55]“沟”、“系(带)”。②训读汉字──按汉字的意思,读白语的音,如鸟[ʦo44],园[sua35],老[ku35]。③直接使用汉语借词──字形、字音、字义都依照汉语,如南北[na21pɯ44],春[ʦhv55],治理[ʦi44li31]。④自造新字──参考汉字的结构体系自造新字,主要使用半体表意、半体表音的形声方法,如琉[pia44]从贝、八声,“钱”; 簒sue44]从水、雪声,“雪”;姳[ȵi44]从刂、历声,“入、进”。白文的创制和使用对白族文化发展起过一定的作用,所存的文献、碑刻对研究白族的历史、语言和文学都有重要意义。

下列文字样品是“山花碑”中的第五首,用三七一五(前三行七字,后一行五字)的格律写成。字下边用国际音标注音,右边是汉文翻译。

白文文字样品

白文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