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歌”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84行: 第84行:
 
  宣王:姬静,厉王之子,旧时称他为周室中兴之主。<br>
 
  宣王:姬静,厉王之子,旧时称他为周室中兴之主。<br>
 
  挥天戈:指宣主对淮夷、玁狁等用兵事。<br>
 
  挥天戈:指宣主对淮夷、玁狁等用兵事。<br>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庆功之时大开明堂接受朝贺,诸侯接踵而至剑佩叮当撞磨。
 +
</span><br>
 +
  明堂:天子颁布政教,接见诸侯,举行祭祀的场所。<br>
 +
  诸侯剑佩鸣相磨:喻入朝的诸侯之多,以致剑佩相磨擦而发出声响。剑佩,剑上的玉饰。<br>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宣王田猎驰骋岐阳多么英俊,四方禽兽无处躲藏都被网罗。
 +
</span><br>
 +
  蒐(sōu)于岐阳:《左传·昭公四年》有“成(成王)有岐阳之蒐”语,这里却以为是宣王。按《诗经·小雅·车攻》,起句有“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语,《诗序》以为为宣王田猎而作。此八字适又与石鼓文起句相同,韩诗或即据此。蒐,打猎。岐阳,岐山的南面。山南曰阳。<br>
 +
  遮罗:拦捕。<br>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为把英雄功业刻石扬名万世,凿山石雕石鼓毁坏高山嵯峨。
 +
</span><br>
 +
  镌(juān)功:将功业刻在石上,与勒成为互文。<br>
 +
  勒:刻。<br>
 +
  成:成就。<br>
 +
  告万世:告示后代万世。<br>
 +
  凿石作鼓隳嵯峨:凿破嵯峨的山石而作石鼓。隳(huī),毁堕,毁坏。嵯峨(cuó é),高峻的样子,这里是指高山。<br>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随从之臣才艺都是世上第一,挑选优秀撰写刻石放在山坡。
 +
</span><br>
 +
  从臣:指随从周宣王的臣子。<br>
 +
  咸第一:都是第一等的。<br>
 +
  撰刻:指撰写文字刻于石鼓之上。<br>
 +
  山阿(ē):泛指山陵。<br>
 +
 +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
(这石鼓)经受长期的日晒雨淋和野火的燎烤,(竟能这样安然无恙)那是有劳鬼神的护持使之不至毁没。
 +
</span><br>
 +
  日灸(jiǔ):日晒。<br>
 +
  烦:劳。<br>
 +
  撝:通“挥”。<br>
 +
  呵(hē),喝叱。意思是不令他物侵犯。<br>
 +
  
  

2020年8月8日 (六) 18:56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石鼓歌

唐·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斫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故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席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平不颇。
大厦深檐与盖覆,经历久远期无佗。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娿。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着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平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古诗

《石鼓歌》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作。此诗从石鼓的起源到论述它的价值,其创作目的是呼吁朝廷予以重视与保护。开头四句是总起,自谦没有李杜之才,不敢作歌。“周纲”十二句是追叙石鼓来历久远。“公从”十句是叙石鼓的文字和字体及其保留的价值。“陋儒”六句是叙怀疑《诗经》不收石鼓文,乃是孔子的粗心。“忆昔”十八句,是叙发现石鼓的经过和建议留置太学。“中朝”十句是叙当局不纳诗人建议,叹惜石鼓文物的废除。最后六句,希望在尊崇儒学的时代,能把石鼓移置太学。全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物的珍视之情,同时对朝中重臣和“陋儒”们进行了无情的嘲讽。章法整齐、辞严义密,音韵铿锵,诗人在描绘石鼓文书法的妙处时,运用了多种比喻,进行淋漓尽致的渲染,颇有感染力。


石鼓文为中国最早的石刻文字。刻于十块鼓形石上,故名。内容记述出猎情状。书体为大篆,即籀文。制作时代,前人说法不一。经近代学者考证,为秦刻石。究属于秦国的文公、穆公、襄公、献公,仍难确定(韩愈以为周宣王时物)。宋徽宗时曾自凤翔府迁至汴京,金人陷汴京乃运至燕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愈想把石鼓运到太学,这一建议未被采纳,故而末段感慨系之。从诗中“牧童敲火”云云看,可见当时朝廷对这样名贵的文物之不爱护。

杜甫、韦应物、苏轼都写过吟咏石鼓的诗,以杜诗较胜。这类诗实在也不容易写得好,说理多而抒情少。《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引程学恂对此诗的评论,也说“其实此殊无甚深意,非韩诗之至者,特取其体势宏敞,音韵铿訇耳”。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六年(811年)。石鼓文系中国最早的石刻,是秦代所为;韩愈以为周宣王时所为。内容记叙狩猎情状,文为大篆。初唐时,石鼓出土于凤翔府天兴县(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其物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石鼓出土这一事件如发生在现代,必会惊传为“考古新发现”而震动中外,但是那时却不可思议地有些萧然。因为在朝廷眼中,它们不过是几块长满苔藓的破烂玩意,因此其遭遇自难与郡国之所出鼎彝相提并论了。韩愈感慨石鼓文物的废弃,力谏当局保护石鼓而不得采纳,因而大发牢骚,写下长诗《石鼓歌》。


逐句释义: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张生手拿周朝石鼓文的拓本,劝我写一首咏赞它的石鼓歌。
  张生:旧注多以为是张籍。钱仲联先生《韩昌黎诗系年集释》云:“按张籍时不在东都,此张生当是张彻。本年《李花》诗有‘夜领张彻投卢仝’句可证。”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杜甫李白才华盖世但都作古,薄才之人面对石鼓无可奈何。
  少陵:指杜甫。
  谪仙:指李白。
  才薄:才智浅薄。自谦的说法。
  将奈石鼓何:是说像我这样才力薄弱的人,将怎能作好这石鼓歌呢。


  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周朝政治衰败全国动荡不安,周宣王发愤起兵挥起了天戈。
  周纲:周朝的纲纪法度。指的政治秩序。
  陵迟:衰败。
  四海沸:指天下动荡不安。沸(fèi),动荡。
  宣王:姬静,厉王之子,旧时称他为周室中兴之主。
  挥天戈:指宣主对淮夷、玁狁等用兵事。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庆功之时大开明堂接受朝贺,诸侯接踵而至剑佩叮当撞磨。
  明堂:天子颁布政教,接见诸侯,举行祭祀的场所。
  诸侯剑佩鸣相磨:喻入朝的诸侯之多,以致剑佩相磨擦而发出声响。剑佩,剑上的玉饰。


  蒐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宣王田猎驰骋岐阳多么英俊,四方禽兽无处躲藏都被网罗。
  蒐(sōu)于岐阳:《左传·昭公四年》有“成(成王)有岐阳之蒐”语,这里却以为是宣王。按《诗经·小雅·车攻》,起句有“我车既攻,我马既同”语,《诗序》以为为宣王田猎而作。此八字适又与石鼓文起句相同,韩诗或即据此。蒐,打猎。岐阳,岐山的南面。山南曰阳。
  遮罗:拦捕。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为把英雄功业刻石扬名万世,凿山石雕石鼓毁坏高山嵯峨。
  镌(juān)功:将功业刻在石上,与勒成为互文。
  勒:刻。
  成:成就。
  告万世:告示后代万世。
  凿石作鼓隳嵯峨:凿破嵯峨的山石而作石鼓。隳(huī),毁堕,毁坏。嵯峨(cuó é),高峻的样子,这里是指高山。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随从之臣才艺都是世上第一,挑选优秀撰写刻石放在山坡。
  从臣:指随从周宣王的臣子。
  咸第一:都是第一等的。
  撰刻:指撰写文字刻于石鼓之上。
  山阿(ē):泛指山陵。


  雨淋日灸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这石鼓)经受长期的日晒雨淋和野火的燎烤,(竟能这样安然无恙)那是有劳鬼神的护持使之不至毁没。
  日灸(jiǔ):日晒。
  烦:劳。
  撝:通“挥”。
  呵(hē),喝叱。意思是不令他物侵犯。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进士。曾任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文。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全唐诗》编其诗十卷,收录其诗作372首。(新、旧《唐书》本传、《全唐文》卷三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