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源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矿源层汉语拼音:kuɑnɡyuɑncenɡ;英语:source bed),成矿物质来源的地层。1957年澳大利亚C.L.奈特首先提出矿源层概念。他认为许多金属硫化物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沉积岩中某些特殊层位的同生沉积硫化物,是由于这类地层在埋藏过程中温度升高时,促使成矿物质活化转移的结果。初期,矿源层泛指成矿物质来源的地层(包括火山岩系),通常矿源层是成矿元素丰度较高的地层或矿质初步富集的矿胚层。例如,中国南方部分中–新生代铀矿床的铀元素是来源于寒武系的石煤层。20世纪70年代以后,研究表明,矿源层不一定是成矿元素丰度高的地层,其成矿元素含量接近地壳丰度甚至低于地壳丰度的地层也可以成为矿源层。这不仅取决于地层中成矿元素的含量,更取决于成矿物质的赋存状态和活化转移的可能性,如物理化学条件,溶取成矿元素的溶质数量和性质,特别是成矿作用发生的地质构造环境,包括下滑或俯冲的板块、地体、基底和某些岩浆活动等,都可以是提供成矿物质的重要来源。所以,许多学者把矿源层概念扩大为矿源岩,作为提供成矿物质的源岩的总称。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