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铝土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硅铝土(siallitic soil),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温带和亚热带的森林或森林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包括黄棕壤、棕壤、暗棕壤、灰色森林土(见图)和褐土等。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属始成土。硅铝土成土过程的共同特征是:具有淋溶、粘化和相当强的生物累积作用。其可溶盐基本淋失,碳酸盐或有残存。矿质土体化学风化处于硅酸盐破坏、脱钾、粘粒形成和淀积阶段。粘土矿物为水云母- 蒙脱石型、水云母-蛭石(或绿泥石)或水云母- 蛭石-高岭石型。硅铝变化不明显。

黄棕壤

是中国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植被下发育的过渡性土壤。主要分布于中国秦岭、淮河以南,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区。具有淋溶、粘化和弱富铝化特点。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2~3%),pH4~6,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盐基饱和度在40%以上。粘粒在剖面中淀积明显,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伊利石为主,有少量高岭石。

棕壤

也称棕色森林土,是暖温带湿润地区、中生型落叶阔叶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中东部,亚洲朝鲜、日本以及中国辽东和山东半岛低山丘陵区,华北山地垂直带中也有分布。棕壤的有机质含量中等(3~6%),可高达10%。石灰淋溶充分,全剖面无石灰反应,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pH5~7。二氧化硅和铝的氧化物无明显移动和累积。

暗棕壤

曾称灰棕壤,也称暗棕色森林土。是温带湿润气候、针阔混交林植被下形成的土壤,中国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东坡。青藏高原东南部相应的山地垂直带中也有分布。暗棕壤与棕壤的区别在于腐殖质积累强度大(6~15%),有时发生泥炭化。地形平缓处出现潜育现象,白浆化特征较普遍。结构面可见白色二氧化硅粉末,底土为暗棕色。土壤呈弱酸性至中性反应,pH5~7。

褐土

即褐色森林土,暖温带旱生森林或灌丛、草原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分布于地中海和黑海周围及其他具有地中海型气候特征的地区。中国主要见于华北和西北东南部的山地和盆地中。褐土形成的特点表现为以残积粘化为主和明显的钙化过程。碳酸盐经淋溶仍有不同程度的残存,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7~8。剖面发生层次明显,由腐殖质层(厚度10~15厘米)、褐色粘化层(粘粒有积累)及带有大量假菌丝体或石灰斑的钙积层组成。

硅铝土地区原是中国重要的林地,现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以旱作为主,生产玉米、小麦、棉花、花生等,也是中国北方地区干鲜果类的重要生长基地,如苹果、梨、杏、红果以及核桃、板栗、柿、枣等。其中暗棕壤至今仍以林木生长为主,局部垦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