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现代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社会现代化(social modernization),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一般指社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逐步脱离传统社会的发展过程。狭义的社会现代化指的是工业化和民主化。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一般认为开始于17~18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19世纪扩展到欧洲大部分地区和北美地区,至20世纪60年代成为一股世界性的潮流。

发展过程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革命性的变迁过程,它以现代社会的种种特征同传统社会形成鲜明的对照,并往往带来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社会现代化又是一个长期连续的历史进程。一个社会进入现代化过程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即使进入了现代化过程并达到一定程度的现代化水平后,仍然要继续推进现代化。社会现代化还是一种协调发展的过程,它不是社会体系某一个因素的单独发展,而应包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经济增长、制度变革和价值观念的改变。社会现代化的途径与方式是多元的。西欧和北美的国家率先成功地进入现代化过程,并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其他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不等于是“西方化”的过程。任何国家的社会现代化过程,都是普遍的特征与本国的历史文化有机结合的产物,不应该也不可能全盘照搬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除了最早一批进行现代化的国家外,后来大部分进入现代化过程的国家,一般都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是现代化传播的结果。后来进入现代化的国家,在社会结构体系中长期存在“传统”与“现代”的二元乃至多元结构。

基本特征

主要有: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科学技术革命的结果,科学技术也促进社会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变革和人的全面发展,引起社会结构的重大改变。②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经济增长的首要标志是以农业为主转变到以工业为主,即工业化。它是现代化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同传统社会的主要区别。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已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中,现代经济发展结构的趋势是,第三产业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③政治民主化和普遍参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在最广泛的社会基础上,使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对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管理,发挥全体社会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④社会结构日趋分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的发展,使得各种社会活动日益复杂,相互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专门化的功能互补的社会组织迅速发展,更有效地满足人们经济、政治、文化、情感的需要。社会的每一个结构要素,承担着越来越专门化的功能。⑤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在现代化过程中,与经济、政治等变革相适应,整个社会和全体社会成员,由落后的、愚昧的、腐朽的生活方式转变到文明的、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由安于现状、惧怕变革、墨守陈规的价值观念,转变到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状态。⑥城市化。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城市人口增加,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村中城市特质的增长。城市化是人类居住方式的变化,也是社会经济、社会关系、生活方式迈向现代化的综合反映。一般来讲,一个国家城市化的水平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水平是成正比的。

社会学对社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

在社会学思想史上,法国社会学家A.孔德和英国社会学家H.斯宾塞率先对新的工业社会作了研究与分析。孔德认为,工业文明是实证主义阶段的本质,是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它的特征是社会的高度分化和对科学的信仰。斯宾塞认为,发达社会和原始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发达社会是异质的,原始社会是同质的、隔离的。社会学学科化时期的思想家对社会现代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以“社区”和“社会”的理论表明,现代工业社会是一个理性不断增长的社会。法国社会学家É.迪尔凯姆将社会划分为“机械团结”的社会和“有机团结”的社会。机械团结的社会是不发达的社会,以个人的相似性为特征。有机团结的社会是现代工业社会,以分工造成的社会关系统一体为特征。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了现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动力和条件。他认为,新教伦理所提倡的入世禁欲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的理性正相吻合,二者的结合是资本主义首先在西欧出现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美国社会学家T.帕森斯认为,社会的变迁可分为原始、中间和现代三大阶段,而现代化是在17世纪从西方开始向整个世界扩散的过程。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社会价值体系的五组“模式变量”上,即特殊性与普遍性、广泛性与专一性、先赋性与自致性、情感性与非情感性、集体倾向性与自我倾向性。所谓现代社会,就是将每组变量中的后一项合并而成的变量组合体。后来美国社会学者对社会现代化的研究,基本上承袭了帕森斯的理论模式,但对帕森斯理论中关于西方中心的观点及其“传统”与“现代”二分法和静态分析的倾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

中国的现代化

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19世纪中叶以后,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中国开始踏上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国现代化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中国的不同地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发展很不平衡。人口众多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经济文化的落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作为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深深地扎根于民族的行为、心理和观念之中。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它既要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的成功经验,又必须从本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它是经济、政治、科学文化、观念和生活的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社会主义民主的协调发展。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同全面的体制改革联系在一起的,改革将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