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通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神通寺,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南郊35公里的柳埠镇琨瑞山之北,坐落在南北狭长的金舆谷两侧的谷地上。始建于公元4世纪后半叶。始称朗公寺,创始人僧朗,俗姓李,冀人,前秦皇始元年(351年)僧朗来到泰山一带,从事佛教活动。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苻坚时沙门竺僧朗,居琨瑞山,大起殿舍,连楼累阁即此”。又据《续高僧传》云:“齐州泰山神通寺,即燕主慕容德为朗禅师之所立也。燕主以三县民调用给于朗,并教营寺,上下诸院十有余所,长廊延袤千有余间……古号为朗公寺”。隋开皇三年(583年)因隋文帝杨坚“通徵屡故感,改曰神通也”。遂改名为“神通寺”。隋唐时期,神通寺有僧500多名,又大建佛塔,广造佛像,兴盛异常,从而成为当时山东佛教文化的中心。

  神通寺遗址的平面布局也很特殊,是沿着金舆谷东西两侧的坡地而筑。主要殿堂都布置在谷之西侧,据清道光《泰山道里记》载:“其制门阁两重,北为大雄宝殿,东曰伽蓝殿,西曰达摩殿,……北为千佛殿,……北为方丈,东为禅堂,又北为法堂,两翼斋廊。……寺西地敞豁,旧有藏经堂,转轮藏,钟鼓楼。圮。南一台有四门塔,极崇丽,皆石为之,塔前古柏一株,九顶苍秀,传云汉植。其东有宋三坛寺堵坡,用石凿成,绍圣间(1094~1097年)潘卞为撰铭”。寺院布局是根据山势地理条件结合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而构筑成的。

  神通寺几经兴废,其殿、亭、阁已荡然无存,遗址周围,还散布着一些隋唐以来的佛塔、墓塔、石刻造像、台基及元、明、清时代的碑刻。如:四门塔、龙虎塔、千佛崖、小龙虎塔、唐代台基及墓塔林等。

四门塔

  四门塔位于神通寺遗址东南的青龙山小坡上,是一座方形的单层石塔。因其东、南、西、北四面各辟一半圆形拱门,故称四门塔。此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亭阁式石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门塔每边宽7.40米,通高15.04米。塔墙全部用雕刻有浅席纹的大块青石砌成。塔外檐用石块叠涩出五层,其挑出之石层略有增大,使塔檐呈现内 的弧线,在以后不少唐塔中,还保存了这一作法。塔顶的做法是用23行青石板层层向内收叠,构成四角攒尖的锥尘屋顶,上置石刻塔刹。顶中下面是一个须弥座(又称露盘),须弥座四角置山华焦叶形的石座,正中安放五重相轮,相轮上置宝珠以构成整个塔刹。

  塔内室中心砌硕大的四方形塔心柱,四周有廊环绕。塔内室顶部是用16根三角形石梁搭接于塔心柱与塔外墙之上,三角形石梁上置石拱板,以构成塔室,支撑上层的屋顶。

  塔心柱四面各有一尊用整块石灰岩雕刻成的弥陀佛像,皆螺髻,盘膝端坐。有的双手叠置腹前,作禅定姿态,有的一手抚于膝上,一手扬起,似在娓娓说法,衣纹则用平直刀法刻出规则的皱褶,其刻工精细,技法娴熟,是珍贵的石雕艺术精品。在南面佛座束腰处有造像题记:“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杨显叔造像四躯……”。原石佚失,已存题记是根据原拓片摹刻的。

  整个塔形体简洁朴素,浑厚大方,是单层塔的早期范例。

  关于此塔的建造年代,过去研究者一般都认为不会是晚于东魏武定二年,其根据是塔内有东魏武定二年造像题记。1972年对此塔进行大修时,在塔内顶的石拱板反面,发现刻有“大业七年(611年)造”的题字。

龙虎塔

  龙虎塔位于神通寺遗址金舆谷西北的白虎山坡下,因其塔身雕有龙虎而得名。龙虎塔形制属亭阁式塔,平面呈方形,高12.2米。其塔基和塔身为石建,塔顶为砖砌,塔基座特别高大,有三层须弥座。每层均做束腰。下层每面各有石龛两个,内原供佛像;中层每面也有石龛两个,内雕伎乐人,外雕覆莲;上层下部做枋,枋上为一周覆莲。枋上束腰处四隅刻有托顶力士,每面刻三个门,门刻有狮子、伎乐人等浮雕,上部仰莲托外檐,形成平座。

  塔身由四块石板筑成,每面各辟尖拱状火焰形券门,门外两侧和上部刻有金刚、罗汉、神兽、菩萨、龙虎、伎乐人、飞天、莲花卷云等精美的高浮雕图案,气势飞动,华丽壮观。塔身中有塔心室,内有方形塔心柱,下为方形覆莲座,上每面各一佛龛,龛额刻飞天及忍冬花卉。龛内四个佛像均肉髻,面相端庄。

  塔顶为砖筑重檐,檐下各出二挑砖华拱,檐头为砖刻椽子。塔檐顶上由砖砌斗八形式组成平座,平座上置塔刹,塔刹由复钵、相轮、宝顶组成。

  该塔尚无明确的年代记载,据建筑风格及雕刻技法推断,塔基座和塔身建于盛唐。当时因战乱或财力不足等原因,未完工。塔顶以砖砌筑而成,其风格与汶上县北宋宝相寺砖塔一致。推测为北宋时期补建而成。

  此塔1988年作为千佛崖造像的附属文物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皇姑庵塔

  皇姑庵塔位于神通寺遗址金舆谷东北小崖上,与祖师林隔谷相对,是由附近突泉村皇姑庵遗址迁来。因塔身上雕刻龙虎之形,又比龙虎塔小,故又称小龙虎塔,也称小唐塔。

  该塔为方形七层密檐式石塔,第七层及塔刹已丢失,现仅存六层,高为3.64米。塔基为二层须弥座,座的束腰部分刻有伎乐人及花卉图案,第二层须弥座刻有覆莲二道,在其上为阶梯式座,座四周刻有伎乐人的浮雕。

  塔身隅角各雕盘龙柱,其南面中央辟一尖拱门楣,内为塔心室,雕一佛二菩萨二弟子。门外两侧各雕天王一尊,平托舍利宝塔,脚踏夜叉,门上中央雕兽头,上两侧雕龙各一条,两龙中央雕佛造像一躯,组成华丽的浮雕塔身。塔身东面题记一则:“开元五年(717年)岁次丁已三月辛丑朔八日戊申大浮图主 贯王兄李生弟成弟天剑尊上为国王帝主下及师僧父母普为法界苍生咸同斯福”。塔檐用整块石凿成“挑四、收三”的叠涩做法,各层檐间壁体四面均刻小龛,龛内一佛,结跏趺坐,作禅定像。龛侧刻有题记,已漫朽不清。

  此塔玲珑华丽,雕刻精细,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对大龙虎塔年代的判断是有力的旁证材料。

福林救舍利塔

  又称小宋塔,位于神通寺遗址内四门塔北青龙山的半坡上。塔为三层方形舍利石塔,总高为4.83米。筑在山崖上一块高2.20米自然的大青石上,以作为基 座。塔身、塔檐、塔顶各为整块青石构筑。在一层塔身南面辟有一佛龛,龛门为拱券形,龛呈方形,其它各面皆为光面。塔的一、二层檐做成陡坡方形,三层屋顶为顶式,其斜坡处均细刻出瓦陇。在塔的一层佛龛门外东侧刻有绍圣五年(1098年)三月的题记,证明塔为宋塔。该塔给人一种自然、简洁、朴实的感觉。

唐代台基

  台基位于神通寺遗址祖师林的北端,是1963年清理墓塔时发现的一座残存的唐代建筑台基,在其周围出土了一些常见的莲花纹瓦当。盛唐时期在此构筑台基,台基上原想建楼、阁、塔,由于历史变迁而没有建成。从台基束腰处雕刻的伎乐人来看,有的雕刻完成,有的雕刻只是粗打,完成了一部分,说明台基还没有全部构筑成。

  台基略呈方形,基平面东西长12.54米,南北长10.55米,基座为须弥座状,高0.96米,均为青石构筑,在其束腰门处雕刻有生动的伎乐人形象,皆高浮雕。主要是乐舞题材,所演奏的乐器有阮咸、琵琶、排箫、腰鼓、笙、角、箜篌、拍板等。另外还有共命鸟和手托朱雀的壮士及舞伎等。伎乐人雕工精细,神态各异,是优秀的石雕艺术品。从雕刻技法及人物造形看,当为唐代遗存。

  197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为了保护台基,在其上及周围建长廊、台阶、亭,以供游人休息、观赏。

墓塔林

  墓塔林位于神通寺遗址金舆谷西北,白虎山麓坡下,龙虎塔之北面。是宋、金、元、明、清时期神通寺上层僧人墓地,故又称祖师林。上层僧人、住持等圆寂后,其火化的残骨放入缸内,埋入地下,在其上建塔或碑,以为纪念。现存墓塔43座,墓碑15通。

  此处墓塔根据塔身和塔顶形状不同,可以分成密檐式、阙式、幢式和亭阁式4种。

  1.密檐式塔 共4座。均为砖筑,其形制有六角形和方形2种。六角形砖塔有2座,其中金代神通寺住持清公之塔是这里现存较早的一座墓塔,为六角五层密檐式砖塔。塔身底层檐中刻有“清公山主之塔”字铭,并且在塔身西有砖雕门楼,门楼由 扇门、斗拱、檐枋、屋顶组成,雕工精细。其出檐下三层以二挑华拱承托,上二层为砖叠涩出挑。塔顶用砖叠涩层层收进。在清公塔西南处还有2座方形密檐式砖塔,形制比较简单。

  2.阙形塔 共2座。这种塔门形式很少见,外观象双阙立于其中,但细看塔身上的刻字才知是墓塔。如神通寺住持“敬公寿塔”,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年),为石制墓塔,其基座呈须弥座式,座上置长方形塔身,塔身刻有墓主之名,塔身之上为石刻的三层屋檐。塔屋顶为庑殿式、屋檐和屋顶刻出瓦陇、垂脊、斜脊、博脊等,完全是阙顶形式。

  3.幢式塔 在墓塔林中,这类形式塔较多,全部石筑,并且均为元、明两代墓塔。塔座为八角形须弥座,上枋及下枋刻成莲花或牡丹、菊等花卉图案,束腰呈八角,也有的为鼓形。其中有的刻出狮头、力士,形象逼真,雕工精致;有的则为素面。在须弥座上一般都放置宝珠一重,其上再置仰莲座,仰莲座上为塔身,塔身有八角形、覆钟形和鼓球形3种,塔身上刻有墓主之名及修建年号。塔身上面一般是放一层仰莲座或放石刻坡顶,在其上放置宝珠一层或两层,宝珠上再放一层仰莲座或放山花焦叶式的宝顶,用相轮和各种大小不同形式的宝瓶收顶。

  4.亭阁式 此类塔只有两座,南北并排在一起。“贵公之塔”是塔林中最高大的石塔,平面呈方形,高7.03米,共3层。塔基座较低,为实心方形。一层塔身较高,四隅收分较大,其东面辟一拱形券门,门内为塔心室,塔心室内墙呈斜形,内顶为平顶,其上浅刻莲花图案。塔一层檐叠涩出挑三层,然后叠涩收进五层为檐顶。二层塔身的东面有龛,龛内刻一佛像结跏趺坐。其出檐为叠涩出挑二层,再叠涩收进二层。三层塔身均为光面,出檐也是叠涩出挑二层,再叠涩收进三层。其上为塔刹,塔刹由二重宝珠、一重莲花、宝瓶及宝顶组成。此塔没有纪年,但从其形制来看,年代不会晚于宋代。

青龙亭、白虎亭

  两亭原为明代井亭,1972年从济南市省府院内搬迁于神通寺遗址的青龙、白虎山崖下,由此而得名。两亭左右对称,形制相同。亭平面呈方形,有内外两排柱,外檐柱为八角石柱,承托下檐,内侧金柱为圆形木柱,承托上下檐。檐柱和金柱均双向内侧脚。亭顶是重檐歇山十字脊。下檐石外柱上置额枋、平板枋及斗拱,其上再置木椽、望板及黑瓦件。上檐是在内圆木柱上置额枋和平板枋,上为斗拱,其上再置椽望板黑瓦件。房架为斗八式,中有雷公柱。斗拱下檐除柱头科外,各面有平身科二朵,上檐各面平身科为一朵,均为单昂斗拱。亭内彩画均为搬迁后新绘。两亭柱子内侧,檐柱为八角石柱,重檐十字脊等均为明代建筑特征。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