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禹贡》汉语拼音:Yugong;英语:Tribute of Yu),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古的经学文献之一。是《尚书·夏书》中的一篇,称《尚书·禹贡》,简称《禹贡》。作者不详,旧说夏官之作、大禹亲笔等,都缺乏实证。《禹贡》的成书年代历来多有争论,有夏禹说、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汉说,现多数学者同意是战国时代的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5~前3世纪。

  《禹贡》全书1,193字,以自然地理实体(山脉、河流等)为标志,将全国划分为9个区(即“九州”),并对每区(州)的疆域、山脉、河流、植被、土壤、物产、贡赋、少数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作了简要的描述。全书分5部分:

  1. 九州。叙述上古时期洪水横流,不辨区域,大禹治水以后则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并扼要地描述各州的地理概况。
  2. 导山。分九州山脉为三条四列,叙述主要山脉的名称、分布特点及治理情形,山系概念明确,所记的山都真实可靠。
  3. 导水。叙述3条河流名称、源流、分布特征,以及疏导的情形。从西向东、自北至南,从上游到下游,由干流到支流,作了有条不紊的描写。
  4. 水功。总括九州水土经过治理以后,河川皆与四海相通,再无壅塞溃决之患。
  5. 五服。叙述在国力所及范围,以京都为中心,由近及远,分为甸、侯、绥、要、荒五服。从此,九州安定。

  《禹贡》是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历史条件下撰写的。它突破了早期著作中传播的许多神秘观念,朴实地记录了全国范围内各种地理现象,是中国早期区域地理研究的典范,并开创了中国翔实派地理研究的历史,成为《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以及唐、宋以来许多地理著作征引的对象。也是今天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重要参考文献。

  在封建社会,《禹贡》被推崇到至尊的地位,成为人们必读的经典。自西汉孔安国以后,历代注释、考证《禹贡》的人和著作甚多,形成禹贡学,其中以清代胡渭的《禹贡锥指》成绩最著,为集《禹贡》研究之大成。外国研究者也不少,成绩显著者有德国人F.von李希霍芬日本小川琢治饭岛中夫内藤虎次郎等。

  前人研究分为两个方面:

  1. 汉至唐,以解释《禹贡》经文为主,形成禹贡汉学;
  2. 宋至清,以考注《禹贡》地理为主,形成禹贡宋学。

  前者以孔颖达为代表,详于训诂,注重师承,失于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后者以宋代学者蔡沈清代学者胡渭为代表,敢于创新,时有批判,失于武断,牵强附会。两派的最大错误都误认为《禹贡》是4,000年前的大禹之作,都把它奉为“经”。以新的科学观、方法论研究《禹贡》,始于20世纪30年代,成绩显著者当推顾颉刚郭沫若,代表作为顾颉刚的《〈禹贡〉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