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小说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私小说日本20世纪初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小说形式。日语中的“私”即自我。似乎可以说,私小说便是自我小说或形式上的第一人称小说。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私小说也可以是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的作品。关键在于小说中的生活细节、心理情感或整个精神世界,必须尽量与作家的日常真实保持同一。平凡人物平凡的身边杂记,正是私小说的首要特征。另一方面根据日本文坛的普遍认识,私小说也不等同于自传体文学或西方文学意义上的心理主义小说。私小说是独一无二日本民族文化艺术的产物。而从生成的渊源上讲,也有人认为它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一个变种。因为私小说开山之作《棉被》(1907)的作者田山花袋,正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两大代表作家之一。

私小说是自然主义文学与日本传统文学或民族文化精神结合而成的小说样式。在《棉被》问世之后的整个日本现代文学中,私小说一直是极其重要的文坛现象。作家久米正雄曾在一篇十分重要的论文《私小说与心境小说》(1925)中,将私小说称作散文艺术的正道,认为私小说表现出了东洋艺术的最高境界。他进而强调说,私小说的极致是所谓的心境小说。心境小说更加侧重作家的心理与情感层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私小说几乎是日本纯文学的代名词。著名文论家中村光夫甚至断言,日本所有的作家都曾写过私小说,包括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和大江健三郎之类非写实派的作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私小说创作虽然趋于衰微,但仍旧出现了“第三新人”创作中的日常性,以及三浦哲郎之类的私小说作家。同时,关于私小说的评论与探究仍时时成为文坛关注的焦点。当然也有许多作家、评论家持否定态度,小林秀雄就在重要论文《私小说论》中,对照西方文学的文化精神与个体特质,对缺乏社会性的私小说提出了种种意见。作家伊藤整和评论家平野谦,则对私小说作出了新的理论性规定。他们将私小说区分为“破灭型”与“调和型”两种类型。亦即私小说作家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必须面对强烈的生存危机(贫困、疾病或死亡)。“破灭型”意味着此类作家和作品中的人物,始终无法从前述强烈的危机中解脱出来,唯有在危机之中趋于毁灭;相反,“调和型”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作家类型,他们有望从紧迫的危机之中获得解脱。

日本典型的私小说作家有近松秋江、葛西善藏、志贺直哉、泷井孝作、牧野信一、梶井基次郎、嘉村矶多、上林晓、尾崎一雄、德田秋声、林芙美子等。最具特征的私小说代表作品是志贺直哉的《在城崎》(1917)、葛西善藏的《湖畔日记》(1924)、林芙美子的《放浪记》(1930)、德田秋声的《假面人物》(1935)和《缩图》(1941)、尾崎一雄的《小虫种种》(1948)和泷井孝作的《松岛秋色》(1952)等。当代作家中对私小说情有独钟者,则有日野启三和日籍韩裔女作家柳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