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立体农业(stereo agriculture),多物种共栖、多层次配置、充分利用垂直空间资源的农业生产模式。又称多层次农业、三维空间农业。其简单形式为农作物间作套种。立体农业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

构成立体农业模式的基本单元是:①物种结构:农业生物种类、数量及其相互关系。物种的多样性是立体农业的重要特征。对模式内的绿色植物(进行初级物质生产)、动物(进行次级物质再生产)、微生物(进行物质的转化分解)进行合理配置,全面权衡物种组合的竞争与互补的利弊关系。②空间结构:各物种的空间分布,包括各物种的搭配形式、密度和所处的空间位置。合理的空间结构,可提高光能利用率,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转化效率。空间结构主要因素是层次和密度,前者是垂直距离,后者是水平距离。空间结构合理性的标志是生物个体所占空间大小适中,有利于利用周围的资源。③时间结构:对各种农业生物所进行的时序安排。根据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周期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搭配适当的时间,实现周年生产。时间结构是高效生产的重要条件,是扩大生物容量,充分利用环境条件的重要途径。④食物链结构:按照能量循环和物质转化规律,通过引入新的链环,延长食物链组合,增加2~3级产品,提高循环和转化效率。⑤技术结构:各种技术措施的科学组合。包括有机农业技术与无机农业技术结合,机械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结合,常规技术与高新技术结合。

立体农业大致分为:①多层的群落。模仿自然群落中各生物“相居而安”的结构而形成的,可以扩大利用空间范围而发挥单位面积的生产潜力。这种类型包括林粮间作(如桐树与小麦间作),果粮间作和高、矮秆作物间套作等。②复合群落。在同一地块上由不同群落组成相互有关的复合体,如桑基鱼塘、稻田养鱼、蕉田沟鱼等。这种类型除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外,在复合体不同组分间存在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③带状组合群落。山地一定范围内不同植物(林木、果树、草)带沿高度形成的梯度垂直排列,以适应山地垂直带的不同环境条件。如湿润、半湿润地区常见的山顶种树、山腰种果(草)、山脚种粮(菜)等。这种类型实质是对山地资源的分层利用,在每一垂直气候带内,还可存在多层群落或复合群落。立体农业能多项目、多层次、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力,并有利于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