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学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章学诚 像

  章学诚汉语拼音:Zhang Xuecheng;1738~1801),清代史学家、文学理论家。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字实斋,号少岩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曾任国子监典籍。历主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修《续资治通鉴》,主编《湖北通志》,倡“六经皆史”之说,主张“史学所以经世”,反对“舍今而求古,舍人事而言性天”的学风。阐发史学义例,主张编修通史。重视方志修纂,提出修志理论。先后撰修和州、亳州、永清等志,为后世所推重。

  在文学理论方面,既反对桐城派之专讲“义法”,也反对袁枚的专讲“灵性”,认为作文应严肃认真,贵有创新,期于用世,反对“不达时世,画蛇添足”、“优伶演剧”、“削足适履”等不良文风,皆为针砭时弊而发。所著除《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外,余多散佚。1922年嘉业堂辑为《章氏遗书》刊行。

生平

  父章镳是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官湖北应城知县。学诚幼资椎鲁,体弱多病,日仅诵百余言,好深思,隆冬盛夏读书常至午夜不倦。十四岁,随父至湖北,二十岁以后学业大进,好读史部之书。曾七应乡试,乾隆三十年,第三次乡试落榜,拜翰林院编修朱筠为师,朱筠告以“科举非君所长,不能学亦不足学”,筠藏书甚丰,得以纵览群籍。又得与邵晋涵、周永年、任大椿、洪亮吉、汪辉祖、黄景仁等交游。乾隆三十九年第六次应浙江乡试落第。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修《永清县志》,是年秋天乡试中举,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乾隆四十六年,至河南谋事,归途遇盗,携带所撰文稿荡然无存,日后写作必存副稿。曾官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经周震荣介绍,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毕沅待之甚厚。五十五年,毕沅邀为《湖北通志》总纂。嘉庆五年(1800年),贫病交迫,双目失明。次年十一月卒,葬山阴芳坞。

  章学诚一生精力都用于讲学、著述和编修方志。所著《文史通义》,与唐刘知几的《史通》并称史学文学理论名著。曾编纂《史籍考》,拟尽收古今史部书叙目凡例,总目达三百二十五卷,但书未完成,稿亦散失。所修方志,传世有和州、亳州、永清三志。曾主修《湖北通志》,现存遗稿数十篇。

  章学诚主张“学为实事,而非为空言”,其见解“颇乖人好恶”,生前没没无闻,穷困潦倒。一直到死后,名字被人误写为“张学诚”,或“章石斋”。1920年,胡适受了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出版的《章实斋先生年谱》的刺激,两年后以后出版了一本《章实斋年谱》,他表示︰“最可使我们惭愧的,是第一次作《章学诚年谱》的乃是一位外国学者。”

  章学诚提出“道(理) 寓于器(事物)”命题,认为“道”是客观事物之规律,“求道”应根据对事物的实际考察。所提出“六经皆史”之说,主张治经以考证史料和发挥义理相结合,将治经引向治史,反映其解脱旧经学传统束缚学术趋向。论文注重内容,反对拟古和形式的倾向,批判了当时桐城派的流弊。其学说至清末始为人重视。1922年有《章氏遗书》刊行。仓修良称章为“浙东学派”的“殿军”。

  章学诚长相丑陋,脸上有斑点、耳背,多少有点自卑,使他的言论极具攻击性。例如汪中曾批评礼教对女性的约束,章学诚便说汪中“黑白不分”。章学诚还批评袁枚“好色”,专收女弟子。

评价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称︰“学诚不屑屑于考证之学,与正统派异。书中创见类此者不可悉数,实为晚清学者开拓心胸,非直史家之杰而已。”

  钱基博对章学诚推崇备至,著《文史通义解题及其读法》,以发扬章学。

  钱穆在《中国史学名著》表扬章学诚“讲历史有一更大不可及之处,他不站在史学立场来讲史学,而是站在整个的学术史立场来讲史学,这是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也等于章实斋讲文学,他也并不是站在文学立场来讲文学,而是站在一个更大的学术立场来讲文学。这是章实斋之眼光卓特处。”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认为︰“然东原(戴震)斥程朱即所以发挥程朱,实斋宗陆王即所以叛离陆王,取径虽异,旨则归一,则两家之貌异缓和疼不能掩其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