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贡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江西省 > 赣州市 > 章贡区

  章贡区汉语拼音:Zhāng Gòng Qū;英文:Zhanggong District),中国江西省赣州市辖区。位于江西省南部,东径114°46′40″-115°3′40″,北纬25°40′16″-25°58′56″。为赣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区面积478平方千米(实际管辖区域425.5平方千米),其中市区建成区面积(包括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40.28平方千米。总人口5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万人。辖5个街道、7个镇。

  属低山丘陵区,地势由东南、西北向中部倾斜,略呈马鞍形,东南、西北高。城区三面环水,一面临山,素有浮洲之称。章江和贡江在宋代古城墙下汇流成赣江。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降水量1434毫米,年均温19.4℃。是全国重要的钴钨冶炼基地。京九铁路,105、323国道穿越区境。航空有黄金机场,水运经赣江可直达鄱阳湖、长江。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名胜古迹游览地400余处,有“宋城博物馆”之誉。其中有八境台、郁孤台、古城墙(是唯一现存的宋代砖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天岩石窟等。

  • 邮编:341000 代码:360702 区号:0797

行政区划

  全区辖5个街道、7个镇:解放街道、赣江街道、南外街道、东外街道、黄金岭街道、沙石镇、水东镇、水南镇、湖边镇、沙河镇、水西镇、蟠龙镇,共有55个居委会(社区)、86个行政村。其中,黄金岭街道、蟠龙镇由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章贡区实际管辖4个街道、6个镇,43个社区、10个居委会、66个行政村,面积425.5平方千米。区政府驻阳明路。

历史

  春秋为百越之地,战国先属越,后属楚,秦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赣县。故城屡经迁徒,初在溢浆溪(今市区西南蟠龙圩一带)。西晋太康末年(约289年)徒葛姥城(今水东乡虎岗一带)。东晋永和五年(349年)迁今址,为南康郡治,故名南康。东晋义熙七年(411年)因城毁于兵火而迁贡水东(今水东乡七里镇一带)。南朝梁承圣元年(552年)复迁今址,为南康郡治。隋开皇九年(539年)为虔州治,城随之名虔州。因虔为“虎”字头,而别名虎头州、虎头城。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为南康郡治。

  唐武德五年(622年)为虔州治,武德七年(624年)为南康州治,武德九年(626年)为虔州治。天宝元年(724年)为南康郡治,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虔州治。因隋唐时期,虔州、南康郡名屡互易,城名随之,并有虔南之别称。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为百胜军治所。南唐沿袭。晋高祖二年(937年)为昭信军治所,北宋开宝八年为军州、虔州治所。因城居章、贡夺水合流处,北宋时曾名合流镇、又名章贡。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二月,以虔有虔杀之义,非佳名,得旨改虔州为赣州,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为赣州路治,后曾一度为岭北省治。明、清为赣州府治,并依次为岭北道、赣南道、吉南赣道、吉南赣宁道治所。民国三年(1914年)为赣南道治。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为第十一行政区专署驻地。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为赣南专区专员公署驻地。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为第九行政区专员公署驻地。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驻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将城区设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东效五镇。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五镇合并,名赣州镇。

  1949年8月14日解放,8月15日将赣州镇从赣县划出设市,并成立赣州市人民政府。1949年属赣西南行署区。1950年属赣西南行署区,1951年属赣州专区,1954年属赣南行政区,1964年属赣州专区,1970年属赣州地区。1998年,国务院(国函字[1998]114号)批复同意撤销赣州地区和县级赣州市,设立地级赣州市,市政府驻新设立的章贡区。以原县级赣州市的行政区域为章贡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阳明路。1999年正式撤市设区。

  2000年,全区辖5个街道、6个镇、3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区总人口494600人;其中:解放街道37704人、赣江街道74330人、南外街道93393人、东外街道56459人、黄金岭街道13453人、水东镇31221人、水南镇30376人、蟠龙镇30166人、湖边镇26954人、沙石镇32622人、沙河镇18569人、水西乡30774人、龙埠乡10378人、蛤湖乡8201人。

  2002年底,章贡区辖5个街道、7个镇,54个居委会、98个行政村。2003年底,全区总人口54.6万人。2005年底,全区总人口47.8万(不包含黄金岭街道、蟠龙镇人口)。

图集

赣州市章贡区沙河镇五龙村,村民在广场上晾晒稻谷,2022年9月17日。新华社发(朱海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