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国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出席第二国际阿姆斯特丹大会的代表(1904年8月14-20日)

  第二国际汉语拼音:Di-er Guoji;英语:Second International),1889~1914年各国社会主义政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其名称起自20世纪初,是相对于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而言。1876年第一国际解散后,随着科学社会主义在欧美的广泛传播,到80年代末欧美已有16个国家先后建立社会主义政党。各国工人和社会主义者要求加强国际联系。1889年7月14日国际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巴黎开幕,有22个国家的393名代表参加,李卜克内西倍倍尔瓦扬拉法格等27人组成大会主席团,李卜克内西和瓦扬为大会主席。大会主要讨论国际劳工立法和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斗争任务,通过了关于每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等决议。这次大会标志着第二国际的建立。第二国际不是各国党的上级组织,各国党是独立自主的。它没有发表过成立宣言或纲领性文献,而是通过历次代表大会的决议给各国党指出行动方向。1900年巴黎大会上决定成立常务委员会,名为社会党国际局,由每个国家的党选派代表一名(后增为两名)组成。国际局设书记处处理日常事务,国际局和书记处设于布鲁塞尔。其所在地比利时工人党的王德威尔得被选为国际局执委会主席,V.塞维和C.胡斯曼先后担任书记。比利时工人党的《人民报》实际上成为第二国际的机关报。1909~1913年出版《社会党国际局定期公报》,每年3期。国际局并不是第二国际中央领导机关,不是由代表大会授予全权的执行机构。它只是权力有限的联络和情报交流机构。

  第二国际存在的25年间,共召开9次代表大会。其活动大体上以1900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在前期活动中,马克思主义派坚决同无政府主义派进行斗争,在前3次代表大会上,批驳了无政府主义者否定议会斗争和争取社会改良、主张进行个人恐怖活动和用总罢工来反对战争等错误观点。通过关于工资工时和劳动保护、关于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关于废除常备军和实行全民武装、关于反对战争和军国主义、关于反对殖民主义和实行民族自决及关于工会、土地和妇女等问题的决议。尤其是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推动了欧美工人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欧美社会主义政党的合法斗争和各国工会的国际团结。

  在后期活动中第二国际召开过1900年9月巴黎代表大会、1904年8月阿姆斯特丹代表大会、1907年8月斯图加特代表大会、1910年8月哥本哈根代表大会和1912年11月巴塞尔代表大会,通过关于夺取政权、党的统一、党与工会的关系、党与合作社的关系、反对殖民政策、反对军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等决议。尤其是巴塞尔大会的反战宣言,对于欧美工人阶级的斗争起了很大的动员作用。

  第二国际前期活动中,由于对改良主义派批判不力,以致这种思潮日益滋长。1895年F.恩格斯逝世。这时,世界历史由自由资本主义开始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帝国主义时代,改良主义派进而发展为从理论上系统修改马克思主义革命原理的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内部,因对时代和无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分歧而形成3派:右派,即修正主义派,以E.伯恩施坦为代表;左派,即坚决反对修正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派,以V.I.列宁、R.卢森堡和K.李卜克内西为代表;中派,即对修正主义采取调和折中态度的中间派,以K.J.考茨基为代表。修正主义派在第二国际几个主要政党领导机构中日益占据上风,导致第二国际大多数政党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关键时刻倒向本国帝国主义政府一边,支持帝国主义战争。第二国际蜕化变质,陷于瓦解。

第二国际重要成员

德国

俄国

法国

  • Jean Allemane ,
  • Jules Guesde ,
  • 让·饶勒斯
  • Gustave Hervé ,
  • Édouard Vaillant ,

其他国家

  • 爱尔兰:詹姆斯·康诺利
  • 奥地利:Victor Adler
  • 奥地利:卡尔·莱纳(Karl Renner)
  • 荷兰:Anton Pannekoek
  • 荷兰:Herman Gorter
  • 荷兰:Pieter Jelles Troelstra
  • 比利时:胡斯曼( Camille Huysmans )
  • 比利时:王德威尔德(Emile Vandervelde)
  • 瑞士:Robert Grimm
  • 意大利:Filippo Turati
  • 意大利:Amadeo Bordiga
  • 西班牙:Pablo Iglesias
  • 土耳其:Avraam Benaroy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