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窑陶器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管窑陶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管窑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7年12月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新乐花生等32个产品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7年第108号)批准)

(一)产地范围。

管窑陶器产地范围为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管窑镇现辖行政区域。

(二)专用标志使用。

管窑陶器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管窑陶器的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三)质量技术要求。

一、产品分类

1.按用途分为日用陶、艺术陶。

2.按产品工艺类型分为施釉陶和无釉陶。

3.按产品的规格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型。

二、原料要求

以产自蕲春县管窑镇区域内料土、蠕虫状红土为主要原料,其特征符合下列要求:

1.料土:一般开采于地表面以下5米至10米,质地疏散,表面呈灰白色,肉眼可见云母片,一般含水率为18%至23%,粘性好。手搓后有较强的滑感。

2.蠕虫状红土:一般开采于地表面至地表以下10米,表面呈棕红色,疏散状,原矿一般含水率12%至17%范围,手搓后可成泥团。

3.原料主要化学组分:(略)

三、工艺流程及工艺特点

(一)施釉陶工艺流程

配料、球磨、过筛、压制、练泥、拉坯成型、干燥、修坯、成型安接、晒坯、施化妆土、雕刻填泥、施釉、烧制、出窑、检选、成品。

(二)无釉陶工艺流程

配料、球磨、过筛、压制、练泥、拉坯成型、干燥、修坯、成型安接、晒坯、施化妆土、雕刻填泥、烧制、出窑、磨光、检选、成品。

(三)工艺特点

1.泥料制备:将取自管窑镇境内特有的料土、蠕虫状红土等陶土原料按制陶要求进行配比,经球磨制成泥浆,用120至300目网筛过滤后,压制成片、块状,经真空练泥后,密封放置于遮阳处陈腐。

2.制坯:日用陶瓷采用滚压成型、注浆成型,艺术陶瓷采用手拉坯;

3.施化妆土:用较细的陶土和水调和成泥浆,涂在陶胎上,在坯体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色浆。

4.雕刻填泥:分雕刻、填泥两种技法。“雕刻”是用特制刻刀,在湿坯表面刻画,分阴刻和阳刻,要求线条精准。“填泥”是按装饰要求,将色泥填入刻模,分色泥制备、填泥、压泥、削刮四个步骤。要求填泥与坯体衔接自然、无裂纹。

5.施釉:以手工浇、灌、荡、喷为主,烧制后出现釉彩效果。

6.烧制:施釉陶烧成温度在1080℃至1200℃之间,无釉陶烧成温度在1000℃至1120℃之间,按工艺要求,采用氧化法或还原法烧制。

7.磨光:无釉陶在烧制后,选用适当磨具,经粗磨、细磨等工序,对烧制完成的陶器表面进行打磨,根据需要打磨成镜光或亮光、哑光、磨砂的效果。

四、质量特色

(一)外观质量特色:

1.无釉陶:一般呈红、黑、红黑相间为主,陶质细腻,表面光洁、温润,陶体坚实,敲击有金属声。填泥与坯体融为一体、平整无裂纹。

2.施釉陶:一般呈红褐色、米黄色,质硬,致密,能抵御外力冲击,不易破碎,同一产品因施釉不同呈现不同颜色,釉面光洁。釉体用60倍放大镜观看,五彩斑斓,可见结晶体。

(二)理化指标

吸水率≤5%;抗热震性:小型产品180℃投入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中、大、特型产品在160℃投入20℃水中热交换一次不裂。铅溶出率:≤0.3mg/L;镉溶出率:≤0.05mg/L;产品尺寸偏差:±3.0%

(三)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