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索·卡尔沃维奇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米奇索·卡尔沃维奇.jpg

米奇索·卡尔沃维奇(Mieczysław Karłowicz ;1876~1909),波兰作曲家。1876年12月11日生于维什涅韦,1909年2月8日卒于塔特拉山区。早年在华沙音乐学院学小提琴和作曲,后留学德国。他与20世纪初叶波兰著名创作团体“波兰青年”有密切的联系,对波兰现代音乐的发展颇有贡献。但他的创作在他生前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卡尔沃维奇在音乐创作上的主要成就是在交响音乐领域。他的早期作品受J.勃拉姆斯П.И.柴科夫斯基R.施特劳斯等人的影响较深。如他的A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906),明显地受到勃拉姆斯和柴科夫斯基的影响;而他的c小调交响曲《复兴》(1907),则有施特劳斯的某些痕迹。卡尔沃维奇最成熟的作品是他的几部交响诗,如《汹涌的海浪》(1907)、《永恒之歌》(1908)、《立陶宛狂想曲》(1909)以及《斯坦尼斯拉夫与安娜·奥希维齐莫娃》(1912)和《忧郁的故事》(1912)等。这些作品是20世纪初波兰交响音乐创作的重要文献,受到世界乐坛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