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赛音朝克图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纳·赛音朝克图(Na.Sainchogtu ;1914–02–23~1973–06),中国蒙古族诗人。原名赛春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人。卒于上海。1937年察哈尔蒙古青年学校毕业后,赴日本东京大学教育科学习。1942年毕业回国,曾在小学任教。1945年到蒙古人民共和国学习。1947年回国后,历任报纸、出版社编辑,《内蒙古文艺》(蒙古文版)主编、《诗刊》编委,内蒙古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等。1940年开始创作。有诗集《我们前进的杵臼之声》、《心的伴侣》,散文集《蒙古民族复兴之声》、《沙原,我的故乡》等。代表作《压在篱笆下的小草》、《窗口》、《沙原,我的故乡》表现对光明、自由的热切追求和一个知识分子的惆怅、迷惘以及希求上进的心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出版诗集《幸福和友谊》(1956)、《金桥》(1959)、《狂欢之歌》(1960)、《笛声和喷泉》(1962)、《红色的瀑布》(1963)、《纳·赛音朝克图诗选》(1981)等20余部,以及中短篇小说集《春天的太阳照耀着乌珠穆沁草原》,散文集《蒙古艺术团随行散记》等。代表作叙事诗《狂欢之歌》长达1 300行,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真挚的民族情感,歌颂蒙古民族的新生和生活的巨大变化。纳·赛音朝克图继承本民族古典诗歌和民歌的传统,善于运用本民族的语言艺术,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学而加以创新,这使他的诗具有句式工整、音乐性强、自然优美、亲切感人的特点,深为广大牧民喜爱。被誉为“牧民中的诗人,诗人中的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