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野骆驼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骆驼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骆驼

  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世界极度濒危、中国一级保护物种野双峰驼及其罗布泊地区生态系统为主要对象的荒漠类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为中国最大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地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地区吐鲁番地区,地理坐标:东经89°00′~ 93°30′,北纬38°42′~ 42°34′,总面积780万公顷。

  保护区始建于1983年,前身为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 面积150万公顷。2000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保护区更名扩界为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景观复杂多样,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存条件,区内既有戈壁荒原的典型成分和特点,又有荒漠地区的一些代表类型,同时还具有该区特有的一些类型。保护区现已查明有脊椎动物261种,高等植物118种,中国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43种、三级102种,二级保护植物1种,三级6种。区内分布的野双峰驼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被国际自然联盟保护组织列为世界极度濒危物种,在世界上仅残存750-900头,数量比大熊猫还少,在区内共分布有野双峰驼500头左右的野双峰驼,约占世界残存野双峰驼总数的3/5。

  保护区不仅是世界极度濒危物种野生双峰驼的主要分布区和避难所之一,也是世界上野双峰驼的模式标本产地和血统最纯的分布区,因此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此外,保护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都十分独特,从区域生态环境和景观类型特征上看,罗布泊地区及其所处的塔里木盆地处于亚洲内陆干旱区的“四个中心”地带,即亚欧大陆的干旱中心、中国沙尘暴沙源活动中心、塔里木盆地积水/积盐中心、西域古代文明交汇中心,而极具保护和研究价值,广为国内外学者专家所关注。

  保护区根据自身特点,编制了较丰富的文字图片和音像等宣传资料。应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家总局合作项目的要求,由专家编写了《2000年的世界新物种—野双峰驼》一书;与野骆驼基金会合作编制了汉、维、哈三种语言的科普读物《戈壁之王》和《戈壁珍稀植物》,这两本科普读物的印制完成还得到了珍妮·古道尔博士“根与芽”项目和壳牌(中国)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协同国家环保总局环保对外合作中心和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编制完成科普读物《荒漠中濒危的朋友》和汉、维两种语言的保护区宣传片《生命的呼唤》;与中央电视台《绿色空间》栏目合作完成两部保护区纪录片《荒漠精灵》和《哭泣的骆驼》;联合江苏省电视广播总局新闻中心和西嗣胡同网站,制作完成了保护区专题片《穿越罗布泊环保千里行》;管理局工作人员还自制了一部保护区宣传片。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编制完成了保护区宣传手册、宣传单、宣传布告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宣传资料,介绍保护区自然生态系统状况、主要保护对象野骆驼、保护区内其它珍稀动植物物种、设立保护区的作用、保护区法律法规条例、进入须知等。

自然资源

地质地貌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国新疆东南部,塔里木盆地东部。地势最低洼处罗布泊湖盆中心为海拔780m。保护区北部为南天山延脉库鲁克塔格及其向东延伸的残蚀丘陵和具准平原地貌的戛顺戈壁,其南北宽约200km,东西长约350km,除大面积为地势较平坦且植被稀疏、地表裸露的丘间戈壁低地外,零散分布有相对高度10-500余米的低山残蚀丘陵;在其东南部至库姆塔格沙漠南端,有一条自北向南长约80km,宽仅1-7km的沙垅带,成为自然保护区东南界的天然屏障。东部阿奇克谷地是一构造地堑,南北宽8-30km,东西长约200km,呈喇叭形,西部窄而东部宽,与罗布泊湖盆相连。谷地中零散分布雅丹地貌土墩,在东端离玉门关约50km处,形成大面积的“龙”城景观。

气候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属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干燥少雨,风沙肆虐。保护区周缘城镇多年气象资料表明,极端最高气温均在40℃以上,极端最低气温均在-28℃以下。

水文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气候炎热干燥,降水极少,水源十分缺乏,无常年地表径流形成。由于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上游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强,河流注入罗布泊盆地的水量不断减少,罗布泊已于1970年干涸成为形似椭圆形大耳朵状的湖盆,湖盆周边淀积了30-50㎝厚的坚硬盐壳。罗布泊南部局部地带分布盐化沼泽地,植被较为茂密,是罗布泊南部野双峰驼冬季的主要栖息地。

  野双峰驼通常固定去一些终年有水的盐泉饮水,这些盐泉水矿化度极高(表2)。区内饮水条件差还表现在盐泉之间距离较远,相间多在20-60km。 阿尔金山北麓也有泉水分布,而水质含盐量差异较大,如表2所示,拉配泉水质矿化度仅为3.04g/l,而巴什考贡泉水含盐却达18.63g/l。但同戛顺戈壁分布区内的泉水相比,含盐量相对较低。水质条件最好的是库姆塔格沙漠北缘的宽的阿奇克谷地的泉水,但因流沙淹堤,许多泉井已干涸。

  总之,在整个野双峰驼分布区,出露地表的水源甚少,而且水质差异很大,野双峰驼饮水常需要跋涉数十公里的路程。

土壤

  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地带性土壤为棕漠土和山地棕漠土,在沙漠地带分布流动风沙土,低洼地分布零散的龟裂土,湖周低地及盐泉附近分布盐土。阿奇克谷地及盐泉旁分布有盐化草甸土和沼泽盐土;罗布泊古湖盆及周围小湖盆中分布有2m至数米厚的岩盐层;阿尔金山和库鲁克塔格2000m以上的高海拔区分布有山地棕钙土;在戛顺戈壁的广大低山丘陵以及阿尔金山北麓的部分低海拔丘陵带,则多为植被稀疏的裸岩带。

动物类群及其分布

  罗布泊地区的动物地理区划隶属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西部荒漠亚区、东疆省和塔里木盆地省。区域内分布的脊椎动物有30科78种。 区域内山地分布有脊椎动物62种,包括盘羊、北山羊、野双峰驼、野驴、鹅喉羚、雪豹、棕熊及秃鹫等珍稀动物16种,在野双峰驼活动较频繁的平原荒漠区分布有脊椎动物52种,包括草原斑猫、野双峰驼、鹅喉羚、盘羊、塔里木兔、鸢等珍稀动物9种。狼、雪豹是野双峰驼的主要天敌。在戛顺戈壁和阿奇克谷地,未见有狼活动,更没有雪豹分布。

  保护区分布的30科78种脊椎动物中除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野双峰驼外,还分布有我国一级保护动物雪豹、藏野驴、北山羊及二级保护动物马鹿、鹅喉羚、滩原羚、岩羊、盘羊、塔里木兔、雪豹、棕熊和草原雕、秃鹫、红隼、燕隼、鸢等多种猛禽。这些动物大部分生活在十分严酷的荒漠生态环境中,生物多样性组成简单。保护区生态系统结构脆弱,并受水份严重制约,并多剧烈的风沙侵害,极易遭破坏,而难以恢复。保护区的动物大部分为食草动物,有时仅靠一种或少数几种植物来维持生存,并维持系统的存在。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生态平衡关系,特别是单一食性的动物,可能因某种植物的受损而导致动物物种濒危与灭绝。

植物与植被

  在中国植物地理区划中,罗布泊地区属亚非荒漠区、亚洲中部荒漠亚区、新疆东部荒漠省、中央戈壁荒漠省和塔里木荒漠省,共包括戛顺戈壁州、罗布泊州、若羌州和阿尔金山州等4个植被州。域内的植物区系由18科74种植物组成,其中有我国二级保护植物裸果木;三级保护植物胡扬、塔克拉玛干柽柳、塔克拉玛干沙拐枣、梭梭、白梭梭、肉苁蓉等。

综合价值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极干旱荒漠生态系统的典型分布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存在的纯基因野双峰骆驼种群分布区,也是我国保护面积最大的极端干旱地区,具有极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根据罗布泊的地形地貌特征和野生双峰骆驼的栖息需要,保护区管理局划定了合理的自然博湖区范围与功能区划。同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基础建设改善资源管护条件,通过建立管理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和加强培训交流来提升管护能力,以科学研究和教育宣传提升保护价值和资源品位,通过分类管理加强管护效果,使保护区保护、科研、宣传、执法、教育为一身,融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为一体。

保护区管理机构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一级管理机构为“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成立于2001年8月,是隶属于新疆环保厅的县处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14人,现有人员17人,其中科研技人员8人,高工1人,工程师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2人,大学本科学历8人,专科3人。内设有综合业务办公室、科研监测室、执法监管科和宣传管护科。管理局各项经费全部纳入自治区财政预算,其职能范围明确,内部制度健全。 保护区二级管理机构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管理站、哈密地区管理站、吐鲁番地区管理站和三垄沙保护站,三个管理站均为正科级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3人,目前配备人员11人,其经费全部由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三个管理站在行政上隶属当地环保局,业务上接受保护区管理局的指导。管理站下设检查站,其中巴州辖区2个,哈密辖区1个,吐鲁番辖区3个,检查站人员均实行临时聘用制。三垄沙保护区站(保护研究中心)隶属保护区管理局管理,其人员实行聘用制(也招募志愿者)。

历史沿革

  1983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5万平方公里,由阿尔金山保护区管理处代管理,但因经费及机构建设等问题,后期一直未能正常开展管护工作。

  1995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家环保总局的关注下,由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组织联合科考队对我国的野骆驼分布区进行了历时五年的考察,在获取大量基础数据的基础上,向全球环境基金会申请了“罗布泊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型项目”,并获得全球环境基金会提供的72万美元无偿赠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国家环保总局为承担机构,新疆环保局为项目实施机构,该项目历时三年,到2002年结束。项目实施期间,提出了扩建阿尔金山野骆驼自然保护区的申请。

  2000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保护区更名扩界为“新疆阿尔金山--罗布泊野双峰驼自然保护区”,面积为7.8万平方公里,并成立独立机构,隶属于自治区环保局。

  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野骆驼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更名为“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和自治区环保局的安排部署,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呈报环境保护部。

  2008年11月,保护区功能区调整方案由国家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经国家环保部批准。功能区调整后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7%、21%和62%。

  2009年9月,“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正式更名为“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由差额预算事业单位调整为全额预算事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