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珍本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聚珍本版本类型。中国清乾隆时武英殿用木活字排版印刷的书本。又称为聚珍版。乾隆三十七年(1772),弘历皇帝下诏,广搜天下遗书,开馆纂修《四库全书》。翌年,各省进呈本、采进本、《永乐大典》辑佚本,源源汇集北京。其中有些是稀见本或孤本。为了使这些书传播于世,弘历皇帝曾谕武英殿先行刊版印行。但对不利于其统治的著作,多行禁毁。乾隆三十八年(1773)十月,奉命管理《四库全书》一应刊刻、刷印、装潢等事的金简,上书奏请雕刻木活字,排版印刷。同年奉旨施行。乾隆三十九年(1774)五月,已雕出木活字15万个,尚不敷用;又增刻木活字10余万个。前后共刻木活字大小25万余个。此后,凡《四库全书》馆交印各书,就用这套木活字排版印行。乾隆皇帝以“活字版”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据陶湘统计,武英殿用这套木活字前后排印134种书,后又续印单行书7种。这些书因为行款版式完全相同,又都由武英殿用聚珍版排印,故统称为《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后来各省官书局又有照式翻雕、刷印行世者,故又有“外聚珍”之称。其实翻雕已非活字,不该再用“聚珍”之名。为了与“外聚珍”区别,原《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又称“内聚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