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肌肉(muscle),由肌肉组织为主构成的,通过本身收缩使动物机体进行各种动作的结构。是动物进行运动和内部多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肌肉主要由肌纤维组成。每条肌纤维周围有肌内膜;数条至数十条肌纤维集合成肌束,外包肌束膜;多条肌束组成一块肌肉,表面有肌外膜(深筋膜)。肌内膜、肌束膜和肌外膜均为富含血管和神经的结缔组织。根据是否受自主神经支配,肌肉可分为随意肌和不随意肌。随意肌有横纹肌和见于昆虫的斜纹肌,形成体肌。不随意肌有平滑肌和心肌,形成脏肌。脊椎动物的典型体肌是具有一定形状的肌肉块,分布于皮肤下躯干的某一位置,附于骨骼上,受运动神经支配。其两端借肌腱固着于不同骨块,肌肉收缩时,一端骨块无明显活动,称起点,另一端称止点。两点之间肌肉组织集中处称肌腹。体肌依其引起运动类型不同可分成屈肌、伸肌、外转肌、内转肌、提肌、降肌、旋肌、闭肌和开肌等。任何运动都起因于肌肉收缩,如手臂伸缩分别由上臂内方和外方肌肉收缩引起,这种引起相反运动的肌肉,彼此称为对方的颉颃肌,如屈肌和伸肌。无脊椎动物的肌肉有不同的基本形式。腔肠动物已出现上皮肌肉组织,既有上皮功能,又有肌肉功能,属原始现象。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已有片层肌肉。扁形动物的肌肉与表皮相贴成皮肤肌肉囊;线形动物仅有体壁肌,而环节动物则有体壁肌层和脏壁肌层。大多软体动物的肌肉呈片层、块状、斧状、柱状等形状;其足部都有较发达的随意肌。

  脊椎动物的肌肉,特别是其体肌经历了明显进化过程。头索类、圆口纲和鱼类的体肌仍保持原始的分节现象,但鱼类已开始分化为背肌和侧肌,还出现了偶鳍肌。两栖动物起,陆栖动物体肌分化,逐渐复杂,各肌节愈合,无明显分节现象。无尾目已分化出颈肌、躯干肌、尾肌和附肢肌等,大多脊椎动物头部主要为脏肌,体肌仅有下眼肌、枕肌和舌下肌。水生脊椎动物的鳃肌和颌肌已转化为横纹肌,成为随意肌;陆生种类鳃肌退化,颌肌变成咀嚼肌和颜面肌,舌下肌逐渐复杂发达。爬行类开始产生了皮下肌,蛇的皮下肌特别发达,为主要运动器官。哺乳类皮下肌最发达,分成皮肤肌与颈阔肌,人的颈阔肌在面部分化成表情肌。哺乳动物体内出现了横隔肌,为重要呼吸肌。鸟类适应飞翔和树栖生活,出现了互相颉颃的胸大肌和胸小肌及栖肌。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四肢肌均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