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肝炎汉语拼音:Ganyan ;英语:Hepatitis),肝脏弥漫性的炎性病变。从广义上讲,任何原因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均可归入肝炎的范畴。其中,以肝炎病毒引起的最为常见,其他如药物、工业毒物、酗酒、生物毒素等因素亦占有一定比例。肝炎可以是一种病,也可以是许多疾病过程中诸多损害的一部分。依据不同的临床特征,肝炎可分为不同的类型。重症肝炎症候凶险,预后较差;急性肝炎以有无黄疸而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大多数病人预后较好,部分人转化为慢性肝炎;慢性肝炎病程迁延,若不能有效控制病变活动则发展为肝硬变,少部分病人甚至发展为肝癌,后果严重。肝炎的一般表现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部不适、腹胀、黄疸、大便秘或溏、肝大等。

  

病毒性肝炎

  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

类型

  肝炎病毒已发现 5 型: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可能还有其他类型,如己型等尚未肯定。5 型肝炎病毒中除乙型为DNA病毒(嗜肝DNA病毒)外,其余 4型均为RNA病毒。从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来看,5型肝炎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甲型和戊型。其共同特点为:①均经粪- 口传播;②可散发,亦可引起暴发流行,常有季节高峰;③不变慢性,故与肝硬变、肝癌的发生基本无关。其不同点是:①甲肝主要是儿童发病,戊肝主要是青壮年发病;②孕妇患甲肝时病死率不高,孕妇患戊肝时病死率很高,可达10%~20%,越是妊娠晚期越高。第二类为乙肝、丙肝、丁肝。其共同特点是:① 主要通过肠胃道外(特别是血液)传播;②多为散发,一般无暴发流行及季节性高峰;③易变慢性,与肝硬变、肝癌的发生有关。其不同点是:①乙肝病人血中病毒量很多 ,故较易检测,母-婴传播也很重要。丙肝病人血中病毒量很少,故检测较难,母-婴传播不如乙肝重要,丁肝病毒为缺陷病毒,如无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协助便不能复制成完整丁肝病毒,故丁肝病毒只能感染乙肝病人。5型肝炎在中国均广泛存在,其中以乙肝最为严重 ,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即达全国人口的 10%左右,病人也达数千万。甲肝在中国也普遍存在,其发病情况与各地区的卫生条件密切相关,丙肝主要与输血及血制品(特别是血浆)密切相关,目前在国内也普遍存在。丁肝也存在于全国各地,但不太严重。戊肝常引起水源性及食物源性的暴发流行,但散发病例也不少见。

临床表现

  除甲、戊两型不引起慢性肝炎外,其余临床表现均基本相同。①急性病毒性肝炎。又可按有无黄疸而分为急性黄疸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两种。② 重型肝炎。又可分为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和慢性重型肝炎 3种。③淤胆型肝炎。乙、丙、丁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慢性肝炎,又可按病情轻重分为慢性迁延性肝炎(简称慢迁肝)及慢性活动性肝炎(简称慢活肝)。

治疗

  根据不同病原而定。甲肝和戊肝不变慢性,仅需对症治疗。孕妇戊肝则应警惕重型肝炎的发生。急性乙肝(抗- HBcIqM强阳性,抗- HBcIqG阴性)预后较好,不需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的急性发作(抗- HBc IqG阳性)如有条件最好应用抗病毒疗法。急性丙肝 3 个月未愈者也最好抗病毒治疗。丁肝同乙肝。慢性肝炎的治疗应采取综合疗法,包括合理的营养(高蛋白饮食)、合理的休息,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疗法、减轻肝脏炎症疗法、减少和防止肝脏纤维化疗法、改善血浆蛋白和氨基酸谱的疗法等等;重型肝炎的治疗原则是减少和防止肝脏继续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以延长病人生命。必要时可进行肝脏移植。

预防

  甲型和戊型肝炎预防的重点是搞好水- 粪管理、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疫苗也有一定作用。乙肝的预防重点是全体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就可以在一、两代人之后基本控制乙肝。其他易感人群,如学龄前儿童、HBsAg 阳性者的配偶等也应接种 。预防经血传播,如注射器、针灸针的严格消毒也很重要。丙肝的预防重点是对血源及血制品的严格管理。疫苗的研制也应重视。丁肝的预防基本上与乙肝相同。

 

药物性肝炎

  损伤机理主要有:①药物对肝脏的直接损害,如四氯化碳、鞣酸等。②药物对肝脏的间接损伤,多通过干扰肝细胞的正常代谢过程而引起组织学的病变,如四环素、甲基睾丸素、利福平等。③机体对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使肝组织成为体液免疫或/和细胞免疫反应攻击的靶细胞而造成损伤,如氯丙嗪、磺胺、甲基多巴等。④个体的特异性,即某些个体因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中产生某些有害物质而造成损伤,其临床表现不尽一致,轻者无明显不适或仅有轻度消化道症状,多伴谷丙转氨酶增高;重者可发生重症肝炎,有肝昏迷、腹水、出血等严重表现;有的病人表现以黄疸为主要特点的淤胆型肝炎。诊断时,应结合用药史、临床表现以及停药后逐渐恢复等综合考虑;若同时出现皮疹、嗜酸细胞计数增高,则对诊断有很大帮助。治疗除及时停药外,可适当给予维生素和保肝药物;因药物过敏引起者,可酌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酒精性肝炎

  发病机理无明确定论,可能由于脂肪肝的存在引起肝细胞的代谢障碍,继而发生肝细胞的损伤及炎症,免疫因素也有一定作用。临床表现可轻可重,其程度与肝脏组织学改变大致平行,一般表现为食欲不振、间歇性发热、右上腹疼痛或不适、肝脏肿大等,重者有黄疸、腹水乃至出现肝昏迷。实验室检查可有贫血及白细胞总数增高,谷丙转氨酶可增高,若能除外病毒性肝炎及其他引起肝脏损伤的因素,结合酗酒史诊断可基本成立。早期戒酒对于本病的预后至关重要。有人使用丙硫氧嘧啶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但仍需进一步验证。

  

中毒性肝炎

  毒物对肝脏的损害而引起的肝脏炎性病变。按来源可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包括植物和动物),广义应包括药物性和酒精性因素对肝脏的损害。中毒性肝炎一般有如下特性:①能对肝脏产生类似肝炎的病理损害。②损害的程度与毒物的剂量、大小有关。③对所有的个体可产生类似的损害,但可有轻重的差异。④可建立类似损害的动物模型。⑤可以预测。⑥通常经过一个短暂的潜伏期后出现。临床表现主要有消化道症状、肝大,或有黄疸以及肝功能试验异常等一般肝炎共有的表现。另外,还同时或先后存在其他系统器官受损的表现,如胃肠道、心脏、肾脏损害。全面了解病人在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有可能接触的毒物,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不难。应尽早脱离与毒物的接触;针对不同的毒物使用相应的解毒剂,如锑或砷剂中毒可用二巯基丙醇等;对症处理。一般预后较好。

  

毒草中毒性肝炎

  因误食毒蕈后引起的肝脏损害。毒蕈含有多种毒素,其中对肝脏损害较大的为鬼笔毒素和毒伞毒素,后者毒性远大于前者,但作用较前者慢,能抑制RNA聚合酶,干扰肝脏正常的糖代谢,导致肝细胞的迅速坏死,预后极差。潜伏期一般为15~30小时。临床表现主要为恶心、呕吐、腹泻、全身乏力、黄疸、出血、昏迷等。误食毒蕈为诊断的关键,应将误食的毒蕈予以鉴定而得到验证,结合临床表现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可明确诊断,若误食时间不长应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以阻止残存毒素的吸收;静脉给予适量的液体促使毒素的排出;解毒药可选用二巯基丁二酸钠或二巯基丙磺酸钠,能取得一定的疗效;酌情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自身免疫性肝炎

  为自身免疫疾病中诸多损害的一部分,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及多发性肌炎、硬皮病、口眼干燥和关节综合症等。发病机理可能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实验室检查可找到不同种类的自身抗体,提示存在着自身免疫现象。临床表现不定,除原发病的表现外,一般有肝大、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部分人有黄疸等。应首先明确原发病的诊断,结合肝大、肝功能异常等表现,本病的诊断不困难,要注意检查有关的肝炎病毒标志以除外病毒性肝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抑制剂,给予适当的保肝药及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