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背景

拼音:bèi jǐng
注音:ㄅㄟˋ ㄐ一ㄥˇ
解释:
⒈  衬托主体事物的景物。
⒉ 对事态的发生、发展、变化起重要作用的客观情况。例:时代背景、政治背景。
⒊ 后台。例:这个人有背景。
⒋ 舞台背面的布景。
例:

⒈  图画、摄影里衬托主体事物的景象。

柯岩 《美的追求者·花开花谢》:“画面上是一个沉思的姑娘,极为明丽的背景衬着一个俯首沉思的形象。”
《<端木蕻良小说选>自序》:“这相片是在什么地方照的,当时的背景是哪里,我都记不起来,回答不出。”

⒉  舞台上或电影里的布景。

丁玲 《梦珂》:“这表演是并没有设好一种故事或背景的,只是她一人坐在桌子前向着有八寸高的一面镜子做着许多不同的表情。”

⒊  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

吴晗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于谦 的建议到了 北京,早上到,晚上就批准,是有其政治背景的。”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第二章三:“性格是随时代背景而改移的。”
邹韬奋 《经历》五五:“我们却未尝没有我们的背景!我们的背景是什么?是促进民族解放,推广大众文化!”
艾芜 《三十年代的一幅剪影》:“我的小说是以 新加坡 为背景,写失业的 华 侨工人,谈矿工和海员的艰苦生活。”

⒋  指靠山及支持者。

左齐 《平江十日》:“平江 人说他的‘背景’就是在国民党的军事委员会里有着少将高参职衔的叔父。”
巴金 《沉默集·知识阶级》:“唐院长 冷笑一声,坚决地说:‘ 张伯高 比 云甫 能干,又有背景。’”

【美术】

背景(background),美术作品中用以衬托主体物象的景物。又称画面的次要空间,具有标明主体物象所处时空条件和环境气氛的作用。

在人物画中,背景对揭示人物和发生事件的历史环境,渲染时代气氛,反映人物的职业特征、性格,情趣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艺术家根据创作主题内容和主体形象表现的需要,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对次要空间的景物进行取舍调度,叫背景处理。背景处理与主体刻画在一件作品中,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从绘画构思和构图的角度而言,二者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构图中的背景处理或虚或实,衬托主体或繁或简,或者运用黑白、明暗对比,色调冷暖变化,或调度前后空间关系、动静效果等手段,其目的都在于引导和集中观众的视线,突出主体形象的存在地位,以丰富主题思想,与主体形象相得益彰,使画面产生完整、和谐、统一的效果。

不同时代和地方的画家处理各种题材的背景手法,由于观念不同亦表现为多种的形式,如现实主义绘画主张典型性的人物与典型性的背景和谐统一,自然主义画家对背景则表现为不加取舍的如实描绘,表现主义画家们认为绘画中每一个空间部分都具有同样的表现意义,而抽象主义或构成主义绘画则基本上没有主体和背景的区别。

中国的写意绘画,多以空白为背景,或稍有点染,以虚衬实,计白当黑,使画面留有余地,借观众联念和想像力造成一种特殊的意境效果。从雕塑观赏角度而言,背景则是与之并存的四周建筑环境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