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自然环境汉语拼音:Ziran Huanjing;英语:Natural Environment),环绕着人群的空间中可直接、间接影响到人类生活、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构成自然环境的物质种类很多,主要有空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地表各个区域的自然环境要素及其结构形式是不同的,因此各处的自然环境也不同。低纬度地区每年接受的太阳能比高纬度地区多,形成热带环境;高纬度地区形成寒带环境。雨量丰沛的地区形成湿润的森林环境;雨量稀少的地区形成干旱的草原或荒漠环境。高温多雨地区,土壤终年在淋溶作用下呈酸性;半干旱草原地带,土壤常呈中性或碱性。不同的土壤特征会影响植被和作物。在广阔的大平原上,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地带性;在起伏较大的山地,则形成垂直的景观带。

  自然环境中的各个环境要素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如西、北欧地区温湿多雨,这里的工业区和城市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使云、雾增加,雨水酸度增大,酸雨降到地表,不仅有侵蚀作用,而且加强了溶蚀、腐蚀作用,造成土壤和湖泊酸化,影响植物和鱼类生长。

  自然环境按生态系统可分为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水生环境包括海洋、湖泊、河流等水域。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可直接溶于水,便于生物吸收;水温变化幅度小于气温变化幅度,生物容易适应;水中的氧和氮的比值大于大气中二者的比值。因此,水生环境的变化比陆生环境缓和且简单,水中生物进化也缓慢。水生环境按化学性质分为淡水环境和咸水环境。淡水环境主要是陆地上的河流和湖泊,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区域,环境质量的改变相当复杂。咸水环境主要指海洋和咸水湖。海洋中又可分为浅海环境和深海环境:前者水中营养较丰富,光线较充足,是海洋中生物最多的部分;后者范围广大,生物资源不如浅海丰富。陆生环境范围小于水生环境,但其内部的差异和变化却比水生环境大得多。这种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条件,促进了陆生生物的发展,生物种属远多于水生生物,且空间差异很大。如按热量带来分,有热带生物群系、温带生物群系、寒带生物群系;按水分条件来分,有湿润区的生态类型、干燥区的生态类型;按地势来分,有低地区生态类型、高山区生态类型。陆生环境是人类居住地,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大多直接取自陆生环境,因此人类对陆生环境的依赖和影响亦大于对水生环境的依赖和影响。如农业的发展,就大面积地改变了地球上绿色植物的组成。

  自然环境按人类对它们的影响程度以及它们所保存的结构形态、能量平衡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原生环境受人类影响较少,那里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和物种的演化,基本上仍按自然界的规律进行。如某些原始森林地区,人迹罕到的荒漠、冻原地区,大洋中心区等都是原生环境。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原生环境日趋缩小。次生环境是指人类活动影响下,其中物质的交换、迁移和转化,能量、信息的传递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环境,如耕地、种植园、城市、工业区等。它们虽然在景观上和功能上发生了改变,但它们的发展和演变的规律,仍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仍属自然循环的范畴。人类改造原生环境,使之符合人类的需要,促进了人类经济文化的发展,但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重视环境中物质、能量的平衡,就会使次生环境的质量变劣,给人类带来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