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毕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艾尔毕(1802~1862年),又译作艾里毕,原名吐尔杜希。他出生在喀什噶尔一贫苦人家,自幼饱尝人世辛酸,历尽世态炎凉,故取“艾尔毕”为其笔名(意为孤苦之人)。

  由于艾尔毕出身贫寒,对劳苦大众遭受的苦难与压迫感受很深,因此,他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提出了改革性的主张。他认为,只要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彼此协调,就能消除相互间的歧视和各种积弊陋习;只有抓紧教育,社会就可以好起来。于是他召集32行的从业者进行讨论,拟定改革措施,企图改变社会现状。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他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写成一部书,取名《苦难对策》,又叫《艾尔毕之书》。这部作品包括序歌和32个章目,对当时新疆社会中存在的32种行业的社会意义以及它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证,说明了各行各业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不可缺少的社会关系。同时,提倡人们养成正直、善良、纯洁、求实的高尚品德。尽管诗人的改革主张在当时无法实现,但进步意义是应该充分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