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病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莱姆病(Lyme disease),由布氏疏螺旋体所致地方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硬蜱传播,流行于森林地区。1975年首先发现于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的儿童中,表现为成批发生的原因不明的关节炎,当时称为莱姆关节炎。随后不少病例陆续出现神经症状和心脏异常,呈多系统疾病,故改称为莱姆病。早期治疗多可取得满意效果。未经治疗的病例多逐渐进入慢性阶段,出现神经系统异常、眼损伤、皮肤损害及关节损伤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莱姆病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在节肢动物及野生脊椎动物间进行繁殖循环。已波及美国35个州。整个欧洲、澳大利亚、苏联、非洲、日本均有本病的报道。中国于1987年以来对东北黑龙江省的海林、饶河两县以及牡丹江和延边等地进行了流行学调查,发现此病已成为中国东北林区常见的地方性传染病。此外,北京、河北、河南、安徽、山东、江苏和福建等省(市)及内蒙古林区也陆续发现患者。

临床表现

临床上一般分为三期:①第1期(局部皮肤损害期)。多发生于感染后的第1周。慢性游走性红斑(ECM)是本期最典型的临床标志,一般发生在蜱叮咬后3天至3周。初起为红斑,由中心逐渐向四周扩大呈环形,扁平或略隆起,表面光滑,偶有鳞屑,局部微热,有轻度灼热和瘙痒感。红斑直径至少为3~5厘米,可达52厘米。ECM持续数天至数月后可自行消退。ECM可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以大腿根部及腋下最为常见。可伴有发热、乏力、头痛及淋巴结肿大等,平均持续7天。②第2期(播散感染期)。发生在起病2~4周后的神经、心血管系统损害,有神经、心脏和眼部症状。神经系统表现最为突出,常见为脑膜炎、颅神经炎和神经根炎,约有60%患者出现一侧或双侧面瘫;约有5%患者有心脏症状,可出现心悸、眩晕、气短等症状,并可出现心脏传导阻滞;眼部症状多表现为结膜炎和虹膜睫状体炎。③第3期(持续感染期)。多开始于得病后3~5个月或更长。一般在感染后数月至2年。主要表现是关节损害,约有60%未经治疗的患者出现关节炎。典型的莱姆关节炎症状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似,但多见于膝关节,也可见于其他大关节。关节炎的发作每次持续数天至数周,约有10%病例的关节炎可变为慢性迁延性,病变可侵蚀软骨和骨质。此外,神经症状与皮肤病损在第3期可反复出现。

诊断

慢性游走性红斑是早期的特征性表现,具有诊断意义,但20%~40%患者不出现此种红斑。疏螺旋体(BB)在患者组织内和血液内的数量很少,不易找到,其分离培养也较为困难。血清抗BB抗体IgM和IgG的测定是诊断本病最灵敏和特异的检查方法,常用测定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血清IgM抗体的高峰多出现在患病后3~6周时,而IgG抗体升高较慢,高峰通常在数月以后。两种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7%~90%和90%~100%。

治疗

早期给予病原治疗可以防止慢性化及预防神经、心脏和关节炎等并发症的发生。应用青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或红霉素均可取得满意效果。晚期或有并发症的病例多需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其中,以头孢曲松的治疗效果最好,其优点为半衰期长,每日投药一次即可维持足够血液浓度,另一优点为该药能通过血脑屏障,可在中枢神经系统保持足够的浓度。并须予以对症治疗。

预防

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蜱叮咬。蜱叮咬后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