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常规检查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血液常规检查汉语拼音:Xueye Changgui Jiancha;英语: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对血液细胞成分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一般不包括血小板计数,有的医院也不包括红细胞计数。是住院病人的三大常规化验(血、尿、便)之一,对判断病人的状况及对疾病诊断和治疗都是有用的。

  ①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是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判断有无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的最重要指标。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比色法,过去及现在的一些基层医院多采用目视比色,此法简便易行,不需特殊仪器,但不太精确,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目前大多被光电比色法代替,其结果精确可靠。此外在工矿、农村等地也可用特定的试纸法测定,但准确性差。中国人血红蛋白的正常值为:男性成人120~160g/L(12~16g/dL) ,女性成人110~150g/L(11~15g/dL),新生儿为170~200g/L(17~20g/dL)。

  ②红细胞计数。常用传统方法是显微镜下目视计数法,此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但目前有条件的医院多被血细胞自动计数器计数法代替,此法迅速简便,误差小。中国人的红细胞计数正常值 :男性成人4~5×1012/L(400~500万/微升),女性成人3.5~5×1012/L(350~500万/微升),新生儿6~7×1012/L(600~700万/微升)。红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与血红蛋白基本相同,但在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表示的贫血程度不如血红蛋白准确。

  ③白细胞计数。与红细胞计数方法相同。正常值:成人4~10×109/L(4000~10000/微升),新生儿15~20×109/L(15000~20000/微升) 。除在生理情况下如妊娠、剧烈运动和酷热或严寒等能引起白细胞计数变化外,更重要的是许多病理情况如感染、组织损伤、某些血液病、肿瘤及化疗等均可引起白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的改变,因而此项检查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④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又分为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正常人各种白细胞间比例相对固定,而在各种病理情况下则可引起比例变化。经瑞氏和姬姆萨染色法染过的血液涂片,在显微镜下可清晰辨认各种白细胞,计数100个,算出百分率,即得出白细胞的分类计数结果。正常成人的血液白细胞分类计数值:嗜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5%;嗜中性分叶核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