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裱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装裱(mount),以各种绫锦纸绢对古今纸绢质地的书画作品进行装裱美化或保护修复。在宣纸和绢素上所作的书画,因其墨色的胶质作用,画面多皱折不平,易破裂,不便观赏、流传和收藏。只有经过托裱画心,使之平贴,再依其主题的要求,色彩的浓淡、构图的繁简和画幅的狭阔、长短等情况,配以相应的绫绢,装裱成各种形式的画幅,使笔墨、色彩更加丰富突出,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性。

沿革

书画装裱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帛画、缯书,至西汉即有装裱的绘画出现。南北朝时出现了一批著名裱工。唐代高手辈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设“论装背裱轴”一章专门论述有关装裱事项。宋代因书画繁荣,装裱亦获空前发展,多用绫绢作裱料,装裱样式丰富多彩,以宣和裱最著。此时米芾善装裱,著《论鉴赏装裱古画》一文,颇有建树。元明清以来,随文人画大兴,以素绢或浅色绢作裱料的装裱逐渐增多。出现了地区性的装裱中心,如京(北京)裱、苏(江苏)裱等。明代周嘉胄撰《装潢志》一书,论述精微,人多重之。

中国的书画装裱技术传至日本、朝鲜,形成各自的独特风格。

工具和材料

装裱书画需要有完备的工具和材料。除工作室外,主要工具包括:案台、大墙或壁、裁刀、裁板、裁尺、棕刷、排笔、竹启子、针锥、砑石及浆油纸、水油纸等。材料主要有:纸、绢、绫、锦、浆糊、颜料、胶矾水、轴头、画杆、绳、带以及化学药品。

工艺

装裱有一套完整工艺过程,操作时须按要求进行。其过程是托绫、绢,托镶料纸、裱背纸,染材料,接着托裱画心,镶覆,砑装。

形式

又称品式。常见的主要有:①条幅,因是垂直悬挂,又称挂轴,或轴。自上而下包括天杆、天头、惊燕、上隔水、圈档、画心、下隔水、地头、地杆、轴头等,一般为天头大、地头小。②长卷,也叫手卷,简称卷。由天头、副隔水、前隔水、绢边、引首、画心、后隔水、题跋纸心、拖尾等组成。③册页,首尾相连、折叠而成,其形式类似画册,每页一幅画,或一画一跋,首尾为硬面包锦,内有边、画心、分心等。册页有多种样式,其中左右翻折,向右开版的称蝴蝶装,上下翻折,向上开版的为推蓬装等。另外,装裱幅式还有屏条、对联、横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