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张员外画松石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观张员外画松石序》中国绘画史论著述。唐代符载作,字厚之,岐襄(今属四川)人,曾官西川掌书记、监察御史,唐画论家。此文主要是从观张璪作画来发表自己的绘画美学思想。文中认为张璪的创作是“观夫张公之艺非画也,真道也。当有其事,已知遗去机巧,意冥玄化,而物在灵府,不在耳目,故得于心,应于手。孤姿绝状,触毫而出,气交冲漠,与神为徒”。所谓“在灵府”的“物”,意味着“得于心”的“物”,是画家融于内心世界的自然美,通过毫端而宣泄出来,只有这样的“物”,才是 “应于”画家的“手”的。与此同时,张璪并不排斥客观的“物” 或自然美,相反地他以频繁地接触自然来丰富自己的“心源”,以生成主观的对象来进行造化。”单有形式而无情感,或单有情感而无形式,这对于艺术创作来说都是不可想象的,所谓“默与神会”,是指由心物契合来达到物为心用,情景交融的目的。山水画必须反映和表现“万物之情性”,画家不应只以耳目去感知事物,而应以主观心灵去感受客观审美对象,达到自然而然的表现。又提出“神机”的审美概念,表达中国美学的审美激情和创作灵感的思想:“气交冲漠,与神为徒”,“箕坐鼓气,神机始发,其骇人也,若流电激空,惊飚戾天,摧挫斡掣,㧑霍瞥列,毫飞墨喷,捽掌如裂。”    

  《观张员外画松石序》还通过对张璪创作过程的描述,体现了张璪一贯的美学思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谓“师造化”即造物,自然天地之称谓。绘画是造型艺术,所画形象(人物、山水、花鸟等)都取之于自然,故首先要师法于造化,以大自然为师,以社会为师,说明艺术来自现实生活,以其为绘画的生命源泉。“得心源”,“心源”本源于佛教术语,是指画家自己心灵的作用,是画家的主观世界。现实生活中的形象在成为艺术作品之前,必须经过画家主观情思的熔铸与再造,必须是客观现实的形象与画家主观的情思的有机统一,作品所反映的客观现实必然带有画家的主观情思的烙印。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概括了客观形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形成的全部过程,言简意赅,道尽画中三昧,成为千古名言。对以后的中国画论及绘画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