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差别法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语义差别法(semantic differential method),由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又称SD法。奥斯古德等人认为,人类对概念或词汇具有颇为广泛的共同的感情意义,而不因文化和言语的差别有多大的变化。因此,对“智力高的和言语流利的研究对象”,直接询问一个概念的含义是有效的。

语义差别法由概念和若干量尺构成。这里的“概念”,既包括词、句、段和文章那样的语言符号,也包括像图形,色彩、声音等有感情意义的知觉符号。这里的“量尺”,是用两个意义相反的形容词作为两极而构成的,例如,“好-坏”称为一个量尺:

“好-坏”量尺.gif

量尺一般分7个等级,如:①“非常好”,②“相当好”,③“稍微有点好”,④“不好不坏”,⑤“稍微有点坏”,⑥“相当坏”,⑦“非常坏”。让被试对提出的概念(如“战争”、“和平”、“人生”、“自我”、“我们的学校”等)依据在感情意义上的评定,在这7个等级之中最适合的一个上打上“×”号。最后对得到的资料进行 因素分析。经奥斯古德及其他研究者的多次测试,发现被试对每一概念的反应大多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出差异:评价(好-坏),潜能(强-弱),活动(快-慢)。这三个维度也就是一般“ 语义空间”中最主要的因素。 语义差别法所获得的结果,可以对数据作概念间的分析、量尺间的分析和被试间的分析,也可以用图示以直观的形式表示。

语义差别法的缺点是,被试往往倾向于对自己的感情喜好作夸大的描述,并倾向于在中性段打×,因而会产生误差。但是,这种方法极为灵活,易于构思,便于使用和记分。因此,虽然历史较短,却已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营学、市场调查、宣传研究以及跨文化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