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资本论》第1卷德文第1版扉页(1867年版)
《资本论》第2卷手稿
《资本论》第3卷手稿

  《资本论》汉语拼音:Ziben Lun;德语:Das Kapital),马克思经济学说最主要的著作。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共4大卷。第1卷《资本的生产过程》,第2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第4卷《剩余价值理论》。第1卷~第3卷是理论部分,第4卷是理论史部分。

创作和出版的经过

  《资本论》是在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对抗性质明显暴露,无产阶级首次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世界历史舞台的条件下诞生的。

  为了创作《资本论》,马克思花费了毕生的精力。他从1857年下半年起着手撰写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并依次完成了:①《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被称为《资本论》的第一手稿。②《经济学手稿(1861~1863)》,被称为《资本论》的第二手稿。③《经济学手稿(1863~1865)》,又称《资本论(1863~1865年草稿)》,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已经成熟的标志。至此,《资本论》 1~4卷草稿已经完成。1867年9月《资本论》第1卷德文版出版。1872年9月至1875年11月,经马克思亲自修订,鲁瓦译,第1卷法文版出版。1873年4月,德文第2版出版。1894年出版英译本等。《资本论》第2卷、第3卷,是在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用德文出版的。第4卷手稿,经考茨基整理,于1905~1910年以《剩余价值学说史》书名,用德文出版。

  1954~1961年,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原稿译成俄文,分3册出版。1962~1964年又作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6卷Ⅰ、Ⅱ、Ⅲ出版。在中国,1920年以后就陆续有人翻译《资本论》第1卷,但直到1938年才有郭大力王亚南译《资本论》1~3卷,由读书生活出版社出版;1949年6月郭大力译《剩余价值学说史》(《资本论》第4卷)1~3册,由长春新中国书局出版。1972~1974年,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将《资本论》1~4卷重新译出,作为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24、25、26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思想来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古典经济学家的理论进行了仔细的分析和批判,提出了全新的观点,同时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方法,也受到了法国社会主义者傅里叶、圣西门,以及无政府主义者蒲鲁东等人的影响。马克思自己认为他的目的是:“用辩证的方法,经过批判,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找出现代社会的运动规律”,为现代工人运动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他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中埋头钻研经济材料达12年。

  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是马克思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根源。马克思早年受过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训练,熟悉西方古典诗歌和哲学。他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哲学本质的比较。很多学者认为马克思对“资本”“三段论”式的分析框架(商品流通的“一般形式”C-M-C,以及“高级形式”M-C-M,其中C代表商品,M代表货币)深受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影响。马克思关于机器和奴隶制等的观点也有着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痕迹。

主要内容

  《资本论》1~4卷的核心内容,是提示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本质和来源。

  第1卷《资本的生产过程》 共7篇25章。研究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考察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来源和本质。

  第1篇《商品和货币》。论述了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资本主义经济是最纯粹、最普遍的商品经济形式,在商品关系中,潜在地包含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各种矛盾的萌芽。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商品的二因素根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二重性。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实体,价值表现为交换价值。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马克思揭示了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及其秘密,揭示了商品关系中使用价值与价值、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等一系列的矛盾。商品关系的矛盾是资本矛盾的萌芽形式。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在货币形式中,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转化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从第2篇到第6篇,论述了剩余价值是怎样从资本中产生的。其中第2篇《货币转化为资本》,论述了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及资本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提出商品流通和资本流通具有本质的区别。劳动力商品理论揭露了资本总公式中存在的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相互矛盾的秘密。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根本条件。第3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揭示了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绝对规律。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作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相区别,说明了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和剩余劳动的直接关系,阐明了剩余价值的内容。第4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指出了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攫取剩余价值的欲望,驱使资本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通过改革生产的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从而缩短再生产劳动力商品价值所必要的工作日部分。第5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阐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只同工作日长度有关,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则要使生产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根本的革命。在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工人对资本还只是形式上的从属,而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中,则形成工人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第6篇《工资》,阐述了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是工资的本质,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深刻地揭示了工资形式中所隐藏的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对立。第7篇《资本的积累过程》,论述了资本怎样从剩余价值产生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以及资本原始积累趋势。

  第2卷《资本的流通过程》 共3篇21章。揭示了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资本的生产过程必须由资本的流通过程来补充。通过资本流通过程的研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1篇《资本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2篇《资本周转》。第3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3卷《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共7篇52章。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总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的一般形式转化为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等具体形式;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平均利润,并且进一步转化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以及地租等。从资本总过程的角度研究了剩余价值在资产阶级内部的分配。第1篇《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第2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第3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第4篇《商品资本和货币资本转化为商品经营资本和货币经营资本(商人资本)》。第5篇《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生息资本》。第6篇《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第7篇《各种收入及其源泉》。本篇是《资本论》整个3卷的总结。

  第4卷《剩余价值理论》 共24章。它系统地研究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发展史;在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过程中,建立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绝对地租理论、生产过剩危机理论等。

意义和影响

  《资本论》通过对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的层层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社会化和占有私人性的基本矛盾,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实质和经济危机的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性。它把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资本论》的问世,是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优秀成果,彻底解决了导致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瓦解的两大理论难题:价值规律同资本与劳动相交换的矛盾;价值规律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矛盾,首次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资本论》是处在资本主义统治下的广大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解放的指路明灯,是已经取得解放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100多年来,《资本论》传遍了全世界,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了数以百计的版本,对人类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资本论》的伟大力量在于它是同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的。现代经济出现了一些在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无法预见的情况和问题,必须以《资本论》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这些情况和问题,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