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安庄民间音乐会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
项目序号:90
项目编号:Ⅱ-59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别:传统音乐
所属地区:河北省
类型:扩展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任丘市
保护单位:任丘市文化馆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北京以南、天津以西,沧州、定州以北的近三十个县市,是冀中平原一带特有的一个鼓吹乐品种,民间俗称“音乐会”,因主要用管子领奏、用笙等合奏,又称“笙管乐”。除笙、管、笛等吹奏乐器外,冀中笙管乐使用的乐器还有云锣、鼓、铙、钹、铛铛等击奏乐器。笙管乐的乐曲分套曲、小曲及独立成套的打击乐三类,其中套曲篇幅长大,结构复杂,是整个演奏曲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冀中笙管乐遍布整个冀中平原,这一地域内的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在本地的祭祀、丧葬等民俗活动中演奏,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世代传承。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是河北任丘最早的民间音乐会,始建于明代永乐十九年(1421),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清代乾隆二十一年(1756),因一曲《关公辞曹》辛安庄音乐会受到皇封,由是出现了与之相关的文字记载。自此以后,音乐会立标制旗的一应物件均采用原为宫廷专用的黄色。辛安庄音乐会也是河北省任丘市保留曲目最完整的音乐会之一,现存演奏曲目三十余套,在全市音乐会保留曲目中所占比例几近一半。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演出阵容强大,乐手多达四十余名,每年较大规模的演出活动有二十多次。辛安庄音乐会演奏风格优雅舒缓、自然流畅,主要乐器包括管子、笙、曲笛、云锣、大镲、小镲、大鼓、小鼓、铛子等,其中有些乐器是创会初期遗留下来的,如有一架云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不但能演奏出动听的音乐,还具有较高的考古价值。音乐会演奏技艺最初以师徒授受方式传承,其后主要以家族继承方式历世传沿不绝。目前已搜集整理辛安庄音乐会古乐谱35套,谱中每个曲牌都包含着优美的历史传说或典故,具有音乐与文学的双重审美价值。

辛安庄民间音乐会历经六百年风霜传承至今,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它扎根乡土,深得民众喜爱,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当前,音乐会骨干力量严重老化,后续力量不足,经费紧缺。整理出的35套曲谱一般乐师只能完整演奏出8套,其余27套仅有几个年事已高的老艺人能完整演奏。这说明辛安庄民间音乐会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急需展开一系列有效的抢救保护措施。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