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人口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适度人口论(theory of optimum population),探讨一个国家在现有的资源、科学技术水平下最适宜的人口规模的学说。又称适中人口论、时中人口论或最优人口论。最初探讨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后扩展到探讨最适当的人口密度和人口素质。   

适度人口思想起源很早。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中国春秋时代孔子的论著中都有这方面思想的萌芽。作为一种独立的人口理论,正式形成于20世纪初期,即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适度人口的理论奠基人是英国经济学家E.坎南。1888年,他在《初等政治经济学》中认为“适度人口”是处于“最大收益点”的人口规模。最初确定“适度人口”概念的人是瑞典经济学家K.维克塞尔。他在《论适度人口》中认为,任何一个国家都应当有其适度的人口规模、合适的人口密度,绝不能使人口规模超过国家的农业资源及它所能提供食物的综合能力。一国的人口增长应与它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相适应。他强调指出,一国最适度的人口应当是它的工农业潜力所许可的、最大生产率所能容纳的人口。   

后来,西方人口学家逐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坎南的学生H.道尔顿曾提出一个计算人口失调程度(M)的公式:

人口失调程度(M)的公式.jpg

式中 A为实际 人口; O为 适度人口。坎南和道尔顿都忽视了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等条件,只限于“静态 适度人口”的分析。   

英国人口学家A.M.卡尔–桑德斯(1886~1966)于1922年发展了坎南的观点,他在《人口问题》中更具体地表述了“适度人口”,认为人口的适度规模是在既定的自然环境、已经采用的技术水平、民众的风俗习惯和其他各种有关因素发生作用的条件下,一国能够“提供按人均的最大收益”的人口数量。后又提出“适度的人口密度”,即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能使居民获得最高生活水平的人口密度。20世纪20~30年代,适度人口论得到西方许多人口学者的赞同。   

西方人口学者对“适度人口”的研究是从静态分析开始的,即假设在生产技术、物质资源、产品分配、年龄结构、工作时日等条件不变,社会实现充分就业,没有国际贸易和移民的情况下,考察人口数量规模与社会收益量或者社会福利的相互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人口学者转向“适度人口”的动态分析,即在假设某些条件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对最适宜的人口规模进行考察;研究在生产技术等条件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人口增长率同经济增长或社会福利增长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经济“适度增长”理论在西方盛行后,适度人口论再次风行。法国人口学家A.索维被认为是现代适度人口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适度人口难于精确计算,也不可能实现。以美国的H.莱宾斯坦为代表的一些人口学者多次尝试对适度人口的精确计算,但都以失败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