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考古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遥感考古( Remote sensing in archaeology ),考古学技术与方法。运用摄影机、摄像机、扫描仪、成像雷达等设备,从航天飞机、卫星、飞机、升空气球、船舶以及遥感车等遥感平台上,收集考古遗址的可见光、近红外、热红外、微波乃至声波等的影像或数据,并对这些影像或数据进行处理、识别和解译,从而确定考古遗址的位置、形状、分布、构成,以及遗址的三维建模、景观分析等。这一技术是航空考古的拓展与延伸,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遥感与计算机等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广义的遥感考古还应包括磁法、电法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考古中的应用与研究。

北庭古城遗址的彩色红外航空影像.jpg

北庭古城遗址的彩色红外航空影像
(影像中红色为植被、树木,黑色为水体,灰色为裸露的土壤。底部中央至左上部为现代公路,右边黑色线条为东坝河,沿外城西、南城墙有很多现代房屋。可从中解译出三重浅灰色的城圈及其外围的护城壕,内城与外城的北墙上有城门和马面。城内浅色线条为夯土墙基)

遥感考古具有速度快、周期短、方法灵活等优点,可以充分采集考古遗址及其周围环境中的各种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遥感考古勘探技术比较适用于遗迹裸露及浅表地层中有砖石结构的遗址的探查和分析,对于探测地下夯土结构的基址、墓葬等存在很大难度,只有在地表干燥裸露的季节里收集的中红外影像上才会有一定反映。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一些部门进行了遥感考古方面的探索与研究,21世纪初还成立了几个专门的遥感考古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