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式拼音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邮政式拼音( Postal Spelling System),从清末到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前,邮电部门用来拼写中国地名的一套拉丁字母拼音方案。

中国的公众电信事业正式创办于1881年,在此以前由外国人开办的邮电业务中已经开始使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的一些主要地名。1906年春在上海举行了“帝国邮电联席会议”,对中国地名的拉丁字母拼写法进行统一和规范。会议决定,基本上以翟理斯(1845~1935)所编《华英字典》(1892年上海初版)中的拉丁字母拼写法为依据。翟理斯式拼音实际上就是威妥玛式拼音。为了适合打电报的需要,会议决定不采用任何附加符号(例如送气符号等)。

邮政式拼音与威妥玛式拼音不同的地方主要有4 点:①威妥玛式拼音基本上是按照北京语音系统拼的,而邮政式拼音加入了某些方音的拼法。最突出的例子如ㄐㄧ、ㄑㄧ、ㄒㄧ,威妥玛式按北京语音拼作 chi、ch‘i、hsi,而邮政式按尖团音分别拼作ki、ki、hi和tsi、tsi、si(邮政式一律省去送气符号),如Peking(北京)、Tientsin(天津)、Tsinan(济南),等等。②威妥玛式拼音中的介音u,邮政式拼音中大多数写为w,例如Ankwo(安国)。威妥玛式拼音中的 ou,邮政式拼音作 ow,例如Chinchow(锦州)。③邮政式拼音规定,广东以及广西、福建一部分地区的地名,一律按当地的方音拼写(翟理斯《华英字典》中,附有各个汉字的广东、客家、福州、温州、宁波等9个方言区的方音拼法)。④1906年“帝国邮电联席会议”统一地名拼法以前,有一部分地名已经有了拉丁字母的习惯拼法,这部分地名保留不变。例如 Foochow(福州)、Canton(广州)、Amoy(厦门)等。

从以上可以看出,用来拼写中国地名的旧的邮政式拼音,是一个十分混杂的系统。尽管如此,由于过去国外出版的中国地图一般都采用了这种拼写法,因而被使用拉丁字母的各国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标准。1958年汉语拼音方案公布以后,特别是成为国际标准以后,中国的地名就全部改用汉语拼音拼写,取代了过去的邮政式拼音。

邮政式拼音地名和汉语拼音地名对照举例:

邮政式拼音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