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纪念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有2处,一在郭守敬的故乡河北邢台,一在北京。邢台郭守敬纪念馆坐落在邢台市达活泉公园内,主要建有郭守敬铜像、观星台、四个展厅、天文观测台、青少年科普活动室等设施和景点,陈列有《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该展览分四大部分:巨星耀神州、治水树丰碑、天文建奇功、伟业照千秋。

邢台郭守敬纪念馆是全国郭守敬研究中心,先后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郭守敬纪念馆在汇通祠内,纪念馆分三个展厅,向游人展示了郭守敬的生平功绩。

2020年2月18日,郭守敬纪念馆获评“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首批)”。

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远景

概述

郭守敬,河北邢台人,中国元代杰出的天文、水利、数学、仪器仪表制造专家。他一生科技成就有二十几项遥遥领先世界水平,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际天文学组织把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和太空中编号为2012号的小行星分别以郭守敬的名字命名。为了纪念先贤,启迪后人,1984年,邢台市为郭守敬建造了纪念馆。

郭守敬纪念馆,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风景秀丽的达活泉公园内,纪念馆占地5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主要建有郭守敬铜像、观星台、四个展厅、天文观测台、青少年科普活动室等设施和景点,陈列有《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该展览分四大部分:巨星耀神州、治水树丰碑、天文建奇功、伟业照千秋,共有展品300余件。其中复制有郭守敬当年创制或使用过的简仪、浑仪、赤道式日晷等大型仪器;制作有反映郭守敬观天测地、兴修水利成就的邢州治水、大都治水、太空广场等沙盘、场景。整个展览以突出郭守敬在天文、水利等方面,为人类科学事业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为主线,通过大量历史文献、文物,采用多种艺术形式和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郭守敬辉煌一生。郭守敬纪念馆主体建筑为明清园林式建筑风格,整个馆区环境幽雅,景色宜人。

郭守敬纪念馆建馆以来,在各级领导和中外专家学者关怀、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举办了十多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科普报告会;编辑出版《郭守敬及其师友研究论文集》、《科学巨星郭守敬》等学术专著、科普书籍十余种,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数百篇,共约300多万字;举办了数十次科普展览和科普夏令营活动;与有关单位联合在《光明日报》上,举办了“郭守敬杯”科普知识竞赛活动。

故里碑

郭守敬青年时期曾主持疏浚了邢州城北潦水、达活泉、野狐泉三条泛滥已久的河道,并修复了达活泉上的石桥,既方便了南北交通,又使周围农田得到灌溉。在郭守敬当年治河修桥的达活泉仿建汉白玉石桥,建立郭守敬纪念馆,正是为了纪念郭守敬早年邢州治水疏浚河道、造福乡里所做的贡献。在郭守敬门前的广场上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郭守敬故里”几个大字,是2001年郭守敬诞辰770周年之际,由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题写的。

大门

郭守敬纪念馆大门上方悬挂的匾额“郭守敬纪念馆”,是1985年1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题写的。大门两侧的楹联“治水业绩江河长在,观天成就日月同辉。”是1994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卢嘉锡题写的。

正对纪念馆大门的点景石,包括底座在内通高2.17米,宽2.23米,正面镌刻着《郭守敬生平业绩展览》前言:“郭守敬(1231—1316),河北邢台人,中国元代杰出的科学家。他在天文、水利、数学、仪器仪表制造等方面成就卓著,有二十多项创造发明遥遥领先世界水平,为促进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郭守敬铜像

郭守敬铜像位于邢台市达活泉公园。高4.1米,重3.5吨。1985年12月6日落成。它是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秘书长傅天仇设计,北京机电研究院铸造的。铜像塑造的郭守敬,二目炯炯有神,似蕴藏着无穷的智慧;硬且稍翘的胡须,反映出郭公坚强的意志和实干精神;手持四卷图纸,分别代表郭守敬科技伟业的四个方面,即天文、水利、数学和仪器仪表制造;天文卷上四个圆点,代表星座;风吹长袍,飘然若动,表示他不仅是位科学家,而且是位注重实践的活动家。

观星台

观星台,又叫“测影台”。 位于邢台达活泉公园郭守敬铜像身后。是用来测量日影长短的建筑式高表。上面的“观星台”三个大字,是由刘秉彦题写的。公元1279年,郭守敬主持了著名的四海测验。在此期间,他亲自主持建造了河南登封观星台,现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观星台,是按登封观星台1:1的比例仿建的。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梯台体建筑,二是由台身北壁凹槽向北平铺于地的石圭。梯台体建筑高8.9米,连台顶观测室通高11.96米,台底东西长16.85米,南北长16.37米,台顶东西长8.05米,南北长7.55米。台顶可放置天文仪器,如简仪、仰仪等,以观测日、月、星辰。两观测室之间水平放置一根长1.97米,直径为0.08米的铜棒,又叫横梁。横梁下方有一石圭,长31.39米,宽0.53米,高出地面0.4米,由36块青石拼接而成。圭面有刻度,因而石圭又叫量天尺。石圭、凹槽、横梁组成圭表,可以观测日影。中午太阳升到上中天,也就是正南方时,横梁影子就投在圭面上某一刻度。连续观测横梁影子的长度,就可以推算出回归年长度和二十四节气时刻等。当年,郭守敬就是用这种测量方法测定出一回归年长度为365.2425日。

邢台市郭守敬纪念馆影壁

影壁

郭守敬生平业绩的大型陶瓷影壁位于邢台郭守敬纪念馆门前,长11.2米,高4.5米。阳面镌刻的“观象先驱世代景仰”,是1986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教授周培源先生题写的。阴面是一组以郭守敬为主题的大型陶瓷壁画。此画是由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齐梦慧先生设计,河北磁州窑烧制的。画面上郭守敬左手拿尺,右手提笔,全神贯注,似正在著书立说,推导演算或设计仪器仪表。郭公背后的青松、仙鹤、太阳,象征先贤的业绩和精神光照日月,万古长青。画面两侧有顶天立地的柱子,好似郭守敬丰功伟业的两座丰碑。画面上的河流、桥梁、水利灌溉、农田耕耘、谷物蚕桑等,体现了郭公以农为本,观象授时,兴修水利,造福后代的丰功伟绩。而郭守敬天文方面的成就,则通过柱子两旁的简仪、浑仪、观星台、二十八宿图案等加以体现。此幅壁画生动、形象,融郭公诸多科技成就于一体,集中体现了“先贤业绩昭日月,丰碑永励后来人”这一内涵。

北京馆

北京郭守敬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甲60号、什刹海西海北岸的汇通祠内。为社科类专题人物纪念馆,1988年10月建成开馆。汇通祠始建于元代,最初名镇水观音庵,郭守敬曾长期在此主持全国水系的水利建设设计,乾隆年间重修,改名汇通祠。1986年复建。建筑造型得体,格调素雅,步入园中,小径蜿蜒,假山叠石,错落有致,登高放眼,可见清水悠悠,小桥卧波,林荫掩映。

纪念馆分三个展厅,向游人展示了郭守敬的生平功绩。郭守敬曾制定《授时历》,精确推断以 365.3425天为一年,并主持制造过简仪、仰仪、高表等十多种天文仪器。这些成果都比欧洲早300年。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水利方面,从“郭守敬与大都水利”展览中可窥见一斑。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从事水利建设,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完成大小百余处河渠泊堰的治理,对大都水利的建设贡献最为突出,曾主持开发当时为大都水源的白浮堰,开通惠河,促进了元大都的经济发展。馆内还展出有元代水关模型、元代粮船的铁锚和有关的书籍。此外还介绍了郭守敬在河北等地的治水功绩。

郭守敬纪念馆内部利用视屏、智能、模拟、多媒体等手段,诠释历史人物与其毕生功绩,弘扬民族创新精神。科普设施包括屋顶悬吊的抛物面形式郭守敬星图、铜条镶嵌制作的什刹海与元大都缩略图、移动屏幕介绍的郭守敬对元大都的规划资料、巨型沙盘演示的北京水网、砖刻高浮雕艺术形式的通汇河开凿图等。游客在这里可以了解郭守敬的生平大事,了解北京城建设之初的规划,了解我国历史天文学和数学的发展水平。

汇通祠

汇通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旧称法华寺,又称镇水观音庵。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改名汇通祠,并立御制诗碑。1976年修建地铁时,汇通祠被拆除。现存有清代重修汇通祠的珍贵实物,即汇通祠乾隆御制诗碑,为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修汇通祠时立的一座石碑,碑身通高2.43米,方座夔龙首,碑阳为行书体乾隆御制《汇通祠诗》,碑阴为行书体乾隆御制《积水潭即景诗》三首,碑身西侧有乾隆五十一年(1784)御制诗。该诗碑是是积水潭地区变迁的历史见证。此碑现复立于北二环路边新建的碑亭中。2007年7月,乾隆御制诗碑被公布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1986年9月,北京市西城区政府决定复建汇通祠,辟为郭守敬纪念馆,纪念郭守敬的历史功绩。纪念馆占地面积近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1988年10月1日,郭守敬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开放。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西城区政府对郭守敬纪念馆进行修缮,完善基础设施,并将原有的展览内容及形式进行调整更新。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