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山汉墓帛画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雀山汉墓帛画(摹本)部分

金雀山汉墓帛画(painting on silk in tomb of Han Dynasty in Jinqueshan),中国西汉绘画作品。1976年发现于山东省临沂金雀山,帛画长2米,宽0.42米。

全画自上而下分层描绘了8组景物,又可按其内容性质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的表现。顶部是日月并升,日中有金乌,月中有蟾蜍、玉免,日月周围衬以流畅的云朵,日月之下是象征仙境中的琼阁和蓬莱、方丈、瀛洲3座仙山。第2部分从楼阁前的帷幕以下开始,展示了墓主等24人活动的场面,分为5层,分别为侍从向墓主拜候、管弦演奏与歌舞、官吏相迎、纺绩与问医、角抵表演。第3部分是帛画下段,描绘对称奔腾的两条龙,漫漶不清之处似有怪兽。帛画主题与其作为旌幡的功能一致,主要反映了导引墓主升仙的意识。

金雀山帛画的结构与长沙马王堆汉墓帛画相似,但在内容份量上,明显侧重描绘墓主所处时代的现实生活,其中官吏列序、拱手相迎体现了无处不在的“礼”,纺绩、问医场面含有细腻的生活情趣,从中可见该地区当时的社会生活对艺术的影响。帛画的构图采用了纵向分层手法,符合3部分内容衔接构成3个境界的观念。人物造型及用线施彩沿袭了战国时代楚国的绘画风格。绘制方法为:在淡墨和朱砂线勾出物象后,用不同的色彩罩染,再用朱砂或白粉线作部分勾勒。画中的线与色互渗互压,局部的底层色彩透露于表层,使暖褐色主调的画面有较丰富的效果。